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一榻衡门下,萧然共白头全文

一榻衡门下,萧然共白头

出处:《赠谢山人
明 · 胡应麟
一榻衡门下,萧然共白头
长林中散卧,古木谢敷留。
石室藏孤愤,金庭梦五游。
剡溪前夜雪,曾否下扁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谢山人的生活场景与心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形象。首句“一榻衡门下,萧然共白头”描绘了谢山人居住在简陋的衡门之下,与岁月一同老去的宁静画面,体现了其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

“长林中散卧,古木谢敷留”进一步刻画了谢山人在自然中的自在状态,他随意地躺在茂密的树林之中,与古老的树木为伴,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远离尘世的喧嚣。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树木赋予情感,表达了谢山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

“石室藏孤愤,金庭梦五游”则揭示了谢山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追求。石室象征着他的内心世界,藏匿着孤独与愤慨,而金庭则可能代表了他心中的理想之地或某种精神寄托,他梦想着在那里自由游历,寻找心灵的慰藉。这两句反映了谢山人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和挣扎,又有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最后一句“剡溪前夜雪,曾否下扁舟”以剡溪的雪景为背景,想象谢山人是否曾在这样的冬日里乘舟出游,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个诗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谢山人虽身处简陋,但内心却充满了丰富的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谢山人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生活态度的赞赏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