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檗心常苦,占蓍命未通
出处:《郑漙赴汀州判官》
宋 · 杨亿
家近祝融峰,登科遇至公。
悲秋双鬓改,佐幕十年中。
食檗心常苦,占蓍命未通。
瓯闽路虽远,荆楚俗多同。
投刃应馀地,当樽莫暂空。
援毫如草檄,又是愈头风。
悲秋双鬓改,佐幕十年中。
食檗心常苦,占蓍命未通。
瓯闽路虽远,荆楚俗多同。
投刃应馀地,当樽莫暂空。
援毫如草檄,又是愈头风。
注释
家:家庭。近:靠近。
祝融峰:古代名山。
登科:科举及第。
至公:公正无私的人。
悲秋:感伤秋天。
双鬓改:两鬓增添白发。
佐幕:在幕府任职。
十年中:十年时间。
食檗:苦修。
心常苦:内心常感苦涩。
占蓍:占卜。
命未通:命运未显通达。
瓯闽:古代地区名。
路虽远:道路遥远。
荆楚:古代地区名。
俗多同:风俗相近。
投刃:面临困境。
馀地:剩余空间。
当樽:饮酒。
暂空:暂时不空。
援毫:提笔。
如草檄:像起草急件。
愈:缓解。
头风:头痛。
翻译
我家靠近祝融峰,科举考试时遇到公正的主考官。秋天来临,两鬓斑白,我在幕府任职已十年。
吃苦修行内心痛苦,占卜命运却始终不通达。
虽然去往瓯闽的道路遥远,但荆楚之地的风俗多有相似。
面对困境仍有余地,饮酒时切勿杯子空着。
提笔如同起草紧急文书,这又能缓解我的头痛之疾。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自己仕途的艰辛。"家近祝融峰,登科遇至公"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亲切感受,同时也流露出对于仕途中遇到的贵人提携的感激。"悲秋双鬓改,佐幕十年中"则透露了诗人在长期的官职生涯中感受到的时光流转和青春易逝的哀愁。
"食檗心常苦,占蓍命未通"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和不确定感。"瓯闽路虽远,荆楚俗多同"则是说尽管旅途遥远,但不同地方的人们在文化习俗上有着相似的共通之处。
"投刃应馀地,当樽莫暂空"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珍惜,不愿意让时光白白流逝。而"援毫如草檄,又是愈头风"则是在形容诗人的书法生动活泼,如同草书般自如,其中"愈头风"可能是指通过写字来缓解思绪或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摹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