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经济学,随力救时艰
出处:《送陈汝功起宰永春二首 其一》
宋 · 王迈
通了金闺籍,须教邑债还。
尚威民作敌,徙善吏容奸。
世久无彭泽,人今识鲁山。
平生经济学,随力救时艰。
尚威民作敌,徙善吏容奸。
世久无彭泽,人今识鲁山。
平生经济学,随力救时艰。
注释
金闺籍:科举功名。须:必须。
邑债:乡里债务。
尚:过于。
敌:对立。
徙:纵容。
善吏:善良官员。
容奸:容忍作恶。
彭泽:指陶渊明,以其清廉著称。
鲁山:比喻有德行或才能的人。
经济学:经世济民之学。
救时艰:解救时局的艰难。
翻译
通过科举之路进入仕途,必须偿还乡里的债务。官员的威严使百姓成为敌人,善良的官吏被容忍作恶。
世间长久没有像彭泽那样的贤者,人们如今才认识像鲁山一样的人才。
一生致力于经济学问,尽我所能去解救时代的困难。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王迈的作品,名为《送陈汝功起宰永春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朋友即将赴任的祝福,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现实社会问题的批判。
“通了金闺籍,须教邑债还。” 这两句开篇便点出了朋友陈汝功被委以重任,将要处理地方上的财政债务。金闺指官府或官员的住所,金闺籍即是官员名册,通了金闺籍意味着得到官职的任命。须教邑债还则是在告诫陈汝功在上任后要处理好地方上的债务问题。
“尚威民作敌,徙善吏容奸。” 这两句强调了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不公。尚威民作敌意味着那些本应受到尊重的民众却因为官员的不作为而成为了反抗者;徙善吏容奸则是说有些官吏不仅没有惩治坏人,反而包庇他们。
“世久无彭泽,人今识鲁山。” 彭泽是一种理想中的美好状态,这里用来比喻一个公正、清廉的社会。然而诗中说世久无彭泽,意味着这样的理想状态长久未能实现。而“人今识鲁山”则是在强调人们现在终于认识到了鲁山(即理想中的高洁之士)的重要性。
“平生经济学,随力救时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期望。平生经济学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治国理财的知识和能力;随力救时艰则是在鼓励陈汝功根据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当下的困难。
整首诗不仅是对朋友即将上任的一种期待与嘱托,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状的深刻关注和理想社会的向往。王迈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积极入世、救世济民的情怀,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本身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