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足膏泽,俯夏馀清妍
出处:《携筇》
宋 · 刘子翚
晨起偶无事,携筇出潭川。
翩翩双凫飞,宛若导我前。
林静滴残雨,村深澹寒烟。
当春足膏泽,俯夏馀清妍。
野溜绿交贯,山花红接连。
雄观发新奇,胜地穷攀缘。
据石弄惊急,班荆荫连卷。
幽怀脱尘拘,如超混芒先。
向令作兴来,未必胜偶然。
荣观事多乖,内取乐乃全。
他时谁继游,此意遥相传。
翩翩双凫飞,宛若导我前。
林静滴残雨,村深澹寒烟。
当春足膏泽,俯夏馀清妍。
野溜绿交贯,山花红接连。
雄观发新奇,胜地穷攀缘。
据石弄惊急,班荆荫连卷。
幽怀脱尘拘,如超混芒先。
向令作兴来,未必胜偶然。
荣观事多乖,内取乐乃全。
他时谁继游,此意遥相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晨起:早晨。偶无事:偶尔无事。
携筇:拿着竹杖。
出潭川:走出潭川。
翩翩:轻盈。
凫:野鸭。
宛若:仿佛。
林静:树林宁静。
残雨:雨点。
膏泽:滋润。
清妍:美景。
野溜:小溪。
绿交贯:碧绿交错。
雄观:壮丽景色。
新奇:新颖奇特。
穷攀缘:尽情攀登。
据石:坐在石头上。
班荆:铺开荆条。
幽怀:内心思绪。
尘拘:尘世束缚。
超混芒先:超越混沌初开。
兴来:兴起。
未必:或许不。
荣观:名利场。
乖:不合心意。
内取乐:内心的快乐。
全:完整。
继游:继续游历。
翻译
早晨起来无事可做,我拿着竹杖走出潭川。两只轻盈的野鸭飞翔,仿佛在引导我前行。
树林宁静,雨点滴滴答答,乡村深处弥漫着淡淡的寒烟。
正值春天,大地饱含滋润,夏日的清凉美景尚未消散。
野外的小溪碧绿交错,山间的花朵红艳相连。
壮丽的景色新颖奇特,我在这优美的地方尽情攀登。
坐在石头上玩耍,铺开荆条树荫下休息。
心中的思绪摆脱尘世束缚,仿佛超越了混沌初开的时代。
如果刚才的兴致兴起,或许不如这偶然的发现。
名利场上的事情往往不合心意,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完整。
将来谁能继续这样的游历,这份情怀就让彼此遥远相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无事时,携带竹杖(筇)出游于潭川的景象。开篇“晨起偶无事,携筇出潭川”两句,便设定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境。接着,“翩翩双凫飞,宛若导我前”描绘了水鸟戏水的情形,给人一种随遇而安的感觉。
“林静滴残雨,村深澹寒烟”两句,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片宁静与淡远之感。诗人捕捉到了春夏交替时节物的美好,“当春足膏泽,俯夏馀清妍”,表现了对季节更迭中美好景象的欣赏。
“野溜绿交贯,山花红接连”继续描绘自然之美,而“雄观发新奇,胜地穷攀缘”则表明诗人对于大自然之壮丽景观有着深刻的探寻与领悟。水流的激烈和植物的纠缠在“据石弄惊急,班荆荫连卷”中得到了生动展现。
诗人通过“幽怀脱尘拘,如超混芒先”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心境清净的状态。而结尾部分,“向令作兴来,未必胜偶然。荣观事多乖,内取乐乃全”则是诗人对此刻情景的珍惜,以及对未来可能再次到来的探索之旅持一种开放态度。
最后,“他时谁继游,此意遥相传”,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有同道中人继续他的这段旅行,同时也希望这种美好的心灵体验能够流传下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内在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