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舂人洪蓄积,祖庙享恭虔全文

舂人洪蓄积,祖庙享恭虔

出处:《丰年有高廪诗
宋 · 苏轼
颂声歌盛旦,多黍乐丰年。
近见藏高廪,遥知熟大田。
在畴纷已穫,如阜隐相连。
《鲁史》详而记,神仓赋且全。
舂人洪蓄积,祖庙享恭虔
圣后忧农切,宜哉报自天。

拼音版原文

sòngshēngshèngdànduōshǔfēngnián

jìnjiàncánggāolǐnyáozhīshútián

zàichóufēnhuòyǐnxiānglián

shǐxiángérshéncāngqiěquán

chōngrénhóngmiàoxiǎnggōngqián

shènghòuyōunóngqièzāibàotiān

注释

颂声:赞美歌。
歌盛旦:献给新春。
多黍:众多的谷物。
乐丰年:庆祝丰收。
藏高廪:仓库高高堆满。
熟大田:田野里的稻谷熟透。
在畴:田间。
纷已穫:纷纷收割。
如阜:像山丘。
隐相连:连绵不断。
《鲁史》:鲁国的历史记录。
详而记:详细记载。
神仓:神灵的仓库。
赋且全:丰富完备。
舂人:打米工人。
洪蓄积:大量储存。
祖庙:祖先庙宇。
享恭虔:祭祀恭敬虔诚。
圣后:圣明的皇后。
忧农切:深深忧虑农业。
宜哉:理所当然。
报自天:回报来自上天。

翻译

赞歌献给新春,丰收的谷物满仓库。
近处仓库粮食堆积,远处田野稻谷熟透。
田间作物纷纷收割,连绵起伏像山阜。
《鲁史》详细记载,神灵仓库富饶丰足。
打米工人储备充足,祖先庙宇祭祀虔诚。
圣明皇后关心农事深切,这样的回报真是天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业丰收的景象,表达了对丰收年景的庆贺和对神仓充实的赞美。诗中的“颂声歌盛旦”开篇就设定了喜悦的氛围,“多黍乐丰年”则直接点明了丰收年的主题。

通过“近见藏高廪,遥知熟大田”的描述,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丰收景象的亲切观察和深入了解。这里的“高廪”指的是堆积如山的粮食,而“熟大田”则意味着广袤的农田里庄稼成熟。

“在畴纷已穫,如阜隐相连”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农作物繁茂到几乎与山丘相连的地步,显示出一种旺盛而富饶的景象。这里的“在畴”指的是田间的小路,“纷已穫”则形容庄稼成熟的样子,而“如阜隐相连”则是说农作物长得如此之高,几乎要与山丘相接了。

接着,“《鲁史》详而记,神仓赋且全”表明这场景不仅美丽,而且被记录在历史书中,神仓充实,显示出一片繁荣的气象。这里的“《鲁史》”可能是指某部历史文献,而“神仓赋且全”则强调了粮食储备的丰富。

诗中的“舂人洪蓄积,祖庙享恭虔”进一步突出了人民的生活安稳和对祖宗的祭祀活动。这里的“舂人”指的是农夫,“洪蓄积”则是说人们有了充裕的粮食储备,而“祖庙享恭虔”则表达了人们在丰收之年对祖先的尊崇和感恩。

最后,诗人的心情通过“圣后忧农切,宜哉报自天”得到了升华。这里的“圣后”指的是君主,“忧农切”则是说君主对农业生产非常关心,而“宜哉报自天”则表达了这样的美好景象是上天恩赐,是值得赞颂和感激的。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丰收年景的壮丽图景,而且传递了一种对自然恩赐、君主恩泽以及农业劳动者的深刻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