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见得地中雷,三十六宫从此回
出处:《和晦庵启蒙韵》
宋 · 丘葵
有人见得地中雷,三十六宫从此回。
尽太虚中俱是易,底须龙马负图来。
尽太虚中俱是易,底须龙马负图来。
注释
人:指代某个人。地中雷:比喻隐藏的宝藏或秘密。
三十六宫:可能象征着古代的宫殿或者神秘的星宫体系。
回:回归,指宝藏被发现后可能带来的影响。
太虚:指宇宙或者虚空。
易:易经,中国古代的哲学经典。
龙马:古人认为龙马能识天文,此处象征智慧或吉祥之物。
负图来:驮着图像而来,表示某种知识或信息的传递。
翻译
有人发现地下的宝藏,三十六座宫殿因此回归。整个宇宙都遵循易经的道理,哪里还需要龙马驮着图像前来揭示呢。
鉴赏
这首诗采用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达方式。开篇即写“有人见得地中雷”,这里的地中雷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更可能暗指某种突发事件或变革。而紧接着“三十六宫从此回”则是在强调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深远,几乎波及所有领域。数字“三十六”在中国文化中常有着特殊意义,通常代表完整或充满。
下句“尽太虚中俱是易”中的“太虚”可能指代宇宙、天地之大,而“俱是易”则表明万事万物皆可随易转变,这里暗示了一种哲学思想,即变化是普遍且不可抗拒的。
最后,“底须龙马负图来”中,龙马往往象征着非凡的才能或力量,而“负图来”则可能指代某种重要的计划或图谋。整句在强调即将到来的重大事件或变革需要非凡的智慧和能力去应对。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巧妙地运用自然现象、数字象征以及神话动物,展现了诗人对于某种突发事件或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