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松瑟瑟哀霜风,爱此赞辞章句同
清净圆满万星月,分身如影分千江。
佛子心如涔蹄水,随其清浊现影耳。
从来但闻一月真,是影何从有非是。
寒松瑟瑟哀霜风,爱此赞辞章句同。
佛子正当以身读,即满追求颠倒欲。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德洪所作,名为《印上人持观音像来乞赞余曰率伯时画也为作此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意象和哲理,展现了对观音菩萨的崇敬与赞美。
首先,“稽首净胜光明聚,无碍慈忍精进幢”两句,描绘了观音菩萨的光辉形象,她拥有纯净的光芒和无尽的慈悲,她的慈心如同灯塔,引领众生前行。这里的“净胜光明聚”象征着观音菩萨的智慧与慈悲汇聚成的光辉,而“无碍慈忍精进幢”则表达了观音菩萨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持续精进的精神。
接着,“清净圆满万星月,分身如影分千江”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观音菩萨的广大法力和慈悲心。她如同万星月般,照耀着每一个角落,又如同无数江河中的倒影,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她的存在与关怀。这不仅体现了观音菩萨的法力无边,也寓意着她对众生的普遍关怀与救度。
“佛子心如涔蹄水,随其清浊现影耳”一句,通过比喻佛子(即修行者)的心灵如同积水中的蹄印,无论是清澈还是浑浊,都能反映出外界的影像。这里强调了修行者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对外界影响的敏感性,同时也暗示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能够穿透一切障碍,照见众生的本心。
“从来但闻一月真,是影何从有非是”两句,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真正的月亮是否只有一个?如果有的话,那么无数的倒影又是从何而来?这实际上是在探讨现实与幻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间现象中寻找到真理。
“寒松瑟瑟哀霜风,爱此赞辞章句同”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肃穆而深沉的氛围,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深深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借用了赞辞的篇章结构,将对观音的赞美融入其中,使得整个诗篇更加和谐统一。
最后,“佛子正当以身读,即满追求颠倒欲”一句,鼓励修行者应当以自己的身体为媒介,去理解和实践佛法,从而达到超越世俗欲望的目的。这不仅是对观音菩萨精神的传承,也是对所有寻求解脱之道的人们的指引。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观音菩萨形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佛教中关于慈悲、智慧、真理与解脱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修行者自我提升和追求精神境界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