珉玞不施功,径欲制圭瑁
惟诗素所嗜,决切欲深造。
人安已不休,众耻我独冒。
有如獭行迹,欲改复自蹈。
肝肠困寻搜,吻舌倦搏造。
心灵无馀多,为此日有耗。
已勤尚无成,既苦每自劳。
自笑如秋蝉,饥极不止噪。
努力排韩门,屈拜媚孟灶。
惟此二公才,百牛饱怀抱。
我如饿旁者,盻盻不得犒。
不知去几多,穷行究未到。
无门隔籓篱,发罅窥堂奥。
爱之不可入,抵触发狂噪。
借使苟有成,不知竟何要。
孤名非所求,弊俗讵足傲。
况乃非所及,穷海未为浩。
不知何时休,定讫死与耄。
因疑今世人,恐有我同操。
徽之才超高,竿幢出标纛。
为学尚淹蕴,富櫜不肯暴。
文章内朱豹,外袭一以皂。
大论尤坚强,推舟出行奡。
珉玞不施功,径欲制圭瑁。
幸此不我陋,教诲日陈告。
昨因语及诗,请我使自道。
屡谢不得命,迫窄遂颠倒。
披坚诱羸兵,伏瓴待穿盗。
取胜虽然必,窘穷亦堪悼。
勉为瓦砖投,幸有金珠报。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令的作品,名为《答束徽之索诗》。王令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以及面对世俗的挑战与挫折时内心的坚持和不懈怠努力。
首先,诗人自述久已习惯于世间种种滋味,但这些东西并不为他所喜,只有诗词才是他的兴趣所在。他渴望深造文学艺术,使之成为自己精神上的栖息之地。然而,身处安逸的生活环境中,他却独自承担着世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耻辱。
接着,王令将自己的心路比作獭行迹,表达了他渴望改正前非、追求完美的愿望。他在寻找诗词之美,用尽全力创作,但却感到内心无多余的东西可供消耗,每日辛勤付出也未见成效。
诗中还提到自己像秋蝉一样,虽然饥饿难耐,却无法停止不息地歌唱。王令自比为努力排除障碍、向着韩愈和孟郊两位文学巨匠学习,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如他们一般,受到世人的认可和赞赏。
他继续表达了自己对诗词的热爱,虽然得不到世人理解,但依然坚持不懈。王令感慨于自己的孤名与世俗的不同,虽未求名声,却也难免自傲。他所追求的并非是功成名就,而是在文学创作上有所建树。
诗末部分,王令表达了对当代人士的疑虑,担心是否有人和自己一样,在坚持文学理想上不懈怠努力。同时,他赞扬了束徽之的才华,认为他的文章既内涵丰富又外表光鲜,且其大论更显得坚强有力。
王令在诗中回应了束徽之索诗的请求,并表示自己虽然屡次谢绝却未能免于命运的压迫,最终还是以诗作答。他承诺要将自己的诗意和文章理念,通过不懈怠的努力去实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王令作为文学家的自我定位、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独立坚守个人理想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