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妆怜小女,学母画双眉
风外晓星明灭,愁绝在东时。
落叶半窗如梦,绡帐一层如雾,只有断魂知。
晓妆怜小女,学母画双眉。
心中事,眼中泪,画中姿。
哭煞梁鸿,夫妇白了鬓边丝。
一样寒梅官阁,几队花钿蝉鬓,顿少一人随。
雏凤不能语,索乳指灵帷。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其三)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一位女子对逝去丈夫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开篇“佳人难再得,逝者叹如斯”,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对已逝夫君的怀念之情,佳人难寻,逝者已矣,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无奈。接着,“风外晓星明灭,愁绝在东时”两句,通过描绘清晨微风中闪烁不定的星辰,营造出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愁绪无法排解。
“落叶半窗如梦,绡帐一层如雾,只有断魂知”三句,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哀伤。落叶飘零,如同梦境般虚幻,绡帐轻掩,仿佛笼罩在一层雾气之中,只有她那颗破碎的心知道这一切的悲凉。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晓妆怜小女,学母画双眉”两句,转而描写主人公对女儿的慈爱与关怀。她为女儿梳妆打扮,模仿自己生前的模样,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也寄托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心中事,眼中泪,画中姿”三句,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表现融为一体,心中藏着无尽的忧愁,眼中有未干的泪水,画中的姿态更是充满了哀伤与无奈。这些细腻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情感表达更为深刻。
“哭煞梁鸿,夫妇白了鬓边丝”一句,借用了古代文学中的典故,将主人公与丈夫的关系与古代贤妻良母的形象相联系,表达了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与怀念。同时,通过“白了鬓边丝”这一细节,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沧桑。
“一样寒梅官阁,几队花钿蝉鬓,顿少一人随”几句,以寒梅、花钿、蝉鬓等意象,再次强调了主人公对丈夫的怀念。寒梅独立,象征着孤寂与坚韧;花钿、蝉鬓则是古代女性装饰的代表,暗示着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回忆与留恋。然而,随着丈夫的离去,这些美好的事物都显得形单影只,失去了陪伴。
最后,“雏凤不能语,索乳指灵帷”两句,以雏凤(幼鸟)不能说话,只能指着灵帷(祭奠亡灵的帷幔)寻找乳汁,来比喻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无助。这不仅是对失去丈夫的哀悼,也是对生命脆弱、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象、生活细节的巧妙融合,展现了深沉的哀思与对美好生活的追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