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谁为洛下同舟友,人道江头弄月仙全文

谁为洛下同舟友,人道江头弄月仙

出处:《郭仲山寿日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乘兴游山也自贤,千金奚羡筑台燕。
谁为洛下同舟友,人道江头弄月仙
欲向漳源归旧隐,便从莞谷种闲田。
橐驼树得长生理,不解如君养性天。

鉴赏

这首诗《郭仲山寿日》是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首联“乘兴游山也自贤,千金奚羡筑台燕”,诗人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出游山林,享受自然之乐,认为这种生活本身就足以称贤,对于那些花费千金筑造豪华居所的人来说,实在是多此一举。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物质奢华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简朴自然生活的推崇。

颔联“谁为洛下同舟友,人道江头弄月仙”,诗人询问谁能成为像王羲之那样的洛水同舟好友,或是像李白那样在江边月下饮酒赋诗的仙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能否达到或接近那种境界的疑问。

颈联“欲向漳源归旧隐,便从莞谷种闲田”,诗人表示自己渴望回到漳水源头,过上隐居的生活,种植一些闲适的田园作物。这反映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

尾联“橐驼树得长生理,不解如君养性天”,诗人提到橐驼树能够生长繁茂,但自己却不懂如何像郭仲山那样滋养自己的心灵。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郭仲山的敬仰之情,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完全实现内心追求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反思。诗中充满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