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规子方奏,单戟我无能
出处:《登蓟城西北楼送崔著作融入都》
唐 · 陈子昂
蓟楼望燕国,负剑喜兹登。
清规子方奏,单戟我无能。
仲冬边风急,云汉复霜棱。
慷慨竟何道,西南恨失朋。
清规子方奏,单戟我无能。
仲冬边风急,云汉复霜棱。
慷慨竟何道,西南恨失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蓟楼:古代城楼名,这里指代燕国。负剑:背着剑,象征准备战斗或有所行动。
兹:此,这时。
清规:指佛教戒律或严格的规章制度。
单戟:比喻独自一人,力量薄弱。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
云汉:银河,这里借指天空。
霜棱:霜冻形成的硬边缘。
慷慨:情绪激昂,充满热情。
西南:方位词,这里可能暗指特定的地理区域或友人所在的方向。
失朋:失去朋友。
翻译
在蓟楼眺望燕国的土地,背负着剑,心中充满喜悦地登高。正当清规戒律被遵守时,我却只能独自一人面对困难,无法施展武力。
寒冬腊月的边境寒风刺骨,银河之上又覆盖着霜冻的棱角。
满怀激情又能如何,只留下对西南方向失去朋友的深深遗憾。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名为《登蓟城西北楼送崔著作融入都》。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登上蓟州楼阁,远眺燕国之地,心怀壮志却又感到自己才华平平,无以施展。此时正值仲冬季节,边塞风急,云层低垂,霜雪初结,环境的严寒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更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两句“慷慨竟何道,西南恨失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道路的迷茫。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辽阔,既有壮丽的山河之景,也有深沉的思想感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一首融合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