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孤灯夜欲徂,冯唐郎署胡为乎
出处:《丁未除夕书怀》
明 · 邓云霄
守岁孤灯夜欲徂,冯唐郎署胡为乎。
寻常有愿非狂诞,四十无闻愧丈夫。
转觉风云多后进,空嗟犬马老长途。
年年牢落看人意,莫怪高歌击唾壶。
寻常有愿非狂诞,四十无闻愧丈夫。
转觉风云多后进,空嗟犬马老长途。
年年牢落看人意,莫怪高歌击唾壶。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在丁未年的除夕之夜所作,题为《丁未除夕书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以及对自己人生境遇的反思与自省。
首联“守岁孤灯夜欲徂,冯唐郎署胡为乎”描绘了除夕之夜,诗人独自守候在孤灯之下,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变得格外漫长。他不禁联想到历史上的冯唐,一位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的官员。这里,诗人以冯唐自比,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中的无奈和困惑。
颔联“寻常有愿非狂诞,四十无闻愧丈夫”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有着平凡的愿望,但并未实现,这让他感到遗憾和自责。四十岁本应是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年纪,而他的成就却未能达到自己的期望,因此感到愧对作为“丈夫”的身份。
颈联“转觉风云多后进,空嗟犬马老长途”中,“风云多后进”暗示了年轻一代的崛起,而“犬马老长途”则是诗人自谦之词,表示自己已步入晚年,感叹岁月无情。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衰老的感慨。
尾联“年年牢落看人意,莫怪高歌击唾壶”则以一种豁达的态度收尾。尽管每年都会感受到孤独和失落,但诗人并不责怪自己,而是选择以高歌击唾壶的方式,表达内心的释然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