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兵火作,景物成丘墟
出处:《和渊明归田园居六首 其四》
宋 · 李纲
平生爱武林,湖山良可娱。
连年兵火作,景物成丘墟。
常愿买一廛,筑室湖上居。
开轩苍翠间,手植松千株。
浮家同志和,来往得自如。
樽中酒不空,乐死不愿馀。
那知今乃尔,此怀坐成虚。
已矣何所道,万法皆本无。
连年兵火作,景物成丘墟。
常愿买一廛,筑室湖上居。
开轩苍翠间,手植松千株。
浮家同志和,来往得自如。
樽中酒不空,乐死不愿馀。
那知今乃尔,此怀坐成虚。
已矣何所道,万法皆本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和渊明归田园居六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与向往,以及对战争破坏的感慨。
首句“平生爱武林,湖山良可娱”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武林山水的喜爱之情,认为这里的湖光山色足以让人感到愉悦。接着,“连年兵火作,景物成丘墟”两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昔日美丽的景致如今只剩下一片荒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无奈。
“常愿买一廛,筑室湖上居”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湖边购买一处房产,建造自己的居所的愿望。“开轩苍翠间,手植松千株”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场景:在绿树环绕的屋舍中,亲手种植千株松树,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氛围。
“浮家同志和,来往得自如”描述了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生活,自由自在地往来于山水之间的情景。“樽中酒不空,乐死不愿馀”则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饮酒作乐,享受生活的快乐,甚至愿意以这种快乐为满足,不求更多的愿望。
然而,“那知今乃尔,此怀坐成虚”转折处,诗人感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原本的美好愿望如今只能成为泡影。“已矣何所道,万法皆本无”最后两句,诗人似乎在感叹世事无常,一切皆为空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