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看花下宴,谁是百年人
出处:《晚春郊宴》
明 · 区大相
柳外一纶巾,莺啼欲暮春。
鸣琴稀俗客,持酌劝佳宾。
四十无闻老,乾坤有限身。
试看花下宴,谁是百年人。
鸣琴稀俗客,持酌劝佳宾。
四十无闻老,乾坤有限身。
试看花下宴,谁是百年人。
鉴赏
这首《晚春郊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晚春郊外宴会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柳外一纶巾”,以“纶巾”这一古代文人常戴的头饰,暗示了宴会主人的身份和风雅。柳树在春风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莺啼欲暮春”则通过黄莺的啼叫,将读者引入一个即将结束的春天,增添了几分时间流逝的紧迫感。
接下来,“鸣琴稀俗客,持酌劝佳宾”两句,描绘了宴会上的音乐与酒席。琴声悠扬,却少有世俗之客打扰,只有佳宾共享这美好的时光。这里不仅体现了宴会的高雅,也暗示了主人对宾客的尊重与珍视。
“四十无闻老,乾坤有限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年龄增长、事业未有成就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刻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宴会成为了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对时光流逝的反思。
最后,“试看花下宴,谁是百年人”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引人深思。在花下的宴会上,谁能真正活过百年?这不仅是对宴会参与者生命的疑问,也是对所有人生命价值的追问,充满了哲理意味。
整体而言,《晚春郊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时间的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学思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