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涵筠簟素,愁逼桂炉红
出处:《咏夏冰》
明 · 高启
寒收疑冻井,晚荐纳凉宫。
抱洁存天质,销炎夺化工。
气蒸金碗润,色映玉盘空。
弱藻含犹在,纤尘隔未通。
非山宁可倚,是水复当融。
照夜何须月,惊秋讵待风。
制屏应不隐,作佩定难攻。
客貌清谁并,仙肌莹自同。
宜涵筠簟素,愁逼桂炉红。
愿解行人暍,分贻道路中。
抱洁存天质,销炎夺化工。
气蒸金碗润,色映玉盘空。
弱藻含犹在,纤尘隔未通。
非山宁可倚,是水复当融。
照夜何须月,惊秋讵待风。
制屏应不隐,作佩定难攻。
客貌清谁并,仙肌莹自同。
宜涵筠簟素,愁逼桂炉红。
愿解行人暍,分贻道路中。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咏夏冰》描绘了夏日冰块的珍贵与清凉。首联“寒收疑冻井,晚荐纳凉宫”写冬日积冰经过寒冬凝结,仿佛井底冻结,傍晚时分被献入宫廷以供纳凉。接下来,“抱洁存天质,销炎夺化工”赞美冰块的纯洁,它能消解炎热,仿佛夺走了自然界的造化之力。
“气蒸金碗润,色映玉盘空”形象地描述了冰块在金碗中融化,其蒸腾的雾气使器皿显得更加润泽,冰晶的色泽映照在玉盘上,空灵而明亮。诗人接着通过“弱藻含犹在,纤尘隔未通”暗示冰块的纯净,连微小的藻类也得以留存,尘埃无法侵入。
“非山宁可倚,是水复当融”进一步强调冰块的坚贞,即使不是山石也能依靠,一旦遇热则会融化为水。后两联“照夜何须月,惊秋讵待风”写冰块的明亮足以照亮夜晚,无需借助月光,其到来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无需等待风的吹拂。
“制屏应不隐,作佩定难攻”形容冰块可用于制作屏风,其透明无暇不会隐藏任何事物,作为佩饰也难以被攻破。诗人接着将冰块的清冷与人的肌肤相比,赞美其如仙肌般莹洁。最后,“宜涵筠簟素,愁逼桂炉红”希望冰块能缓解暑热,带给人们清凉,甚至表达出对行人的关怀,愿将其分赠于旅途中的行人。
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情于物,既展现了夏日冰块的形态美,又传达了诗人对清凉之美的向往和对人间疾苦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