瞥然便转子猷棹,明朝直到章江门
宋 · 曹彦约
半日鼕鼕离岸鼓,万斛龙骧发南浦。
戈鋋照日牙纛明,百丈咿哑更双橹。
眼前突兀胜华屋,前厅中堂后圊浴。
主人燕坐拥歌舞,昼捧金樽夜银烛。
吴人馀皇那可比,汉家楼船聊尔耳。
有时但可济舟师,无事只堪横野水。
太平州县边无哗,行所朝夕如居家。
恩光草际碧弄色,心事柳梢黄茁芽。
我亦同时浮一叶,葭苇作篙蒲作楫。
坐久欠身头触篷,卧多辗转衣成摺。
旁瞻画鹢如飞动,绝似茅茨望梁栋。
春光娇面秋月眉,争妍不到书生梦。
谁知浅水鸡笼山,顺风不下留惊滩。
津人用尽如神力,长年三老忘朝餐。
呜呼材具各有用,粳稻不生穜稑种。
涸辙聊濡鲋鱼沫,大壑方观巨鳞纵。
我生简便非惮烦,坐观燕蝠争晨昏。
瞥然便转子猷棹,明朝直到章江门。
戈鋋照日牙纛明,百丈咿哑更双橹。
眼前突兀胜华屋,前厅中堂后圊浴。
主人燕坐拥歌舞,昼捧金樽夜银烛。
吴人馀皇那可比,汉家楼船聊尔耳。
有时但可济舟师,无事只堪横野水。
太平州县边无哗,行所朝夕如居家。
恩光草际碧弄色,心事柳梢黄茁芽。
我亦同时浮一叶,葭苇作篙蒲作楫。
坐久欠身头触篷,卧多辗转衣成摺。
旁瞻画鹢如飞动,绝似茅茨望梁栋。
春光娇面秋月眉,争妍不到书生梦。
谁知浅水鸡笼山,顺风不下留惊滩。
津人用尽如神力,长年三老忘朝餐。
呜呼材具各有用,粳稻不生穜稑种。
涸辙聊濡鲋鱼沫,大壑方观巨鳞纵。
我生简便非惮烦,坐观燕蝠争晨昏。
瞥然便转子猷棹,明朝直到章江门。
注释
鼕鼕:鼓声。龙骧:形容船速快。
戈鋋:兵器。
牙纛:军旗。
咿哑:船桨摇动的声音。
茅茨:简陋的房屋。
涸辙:干涸的车辙。
鲋鱼:小鱼。
子猷:晋代书法家王徽之的字。
章江门:地名,可能指某个港口或城门。
翻译
半天鼓声震离岸,万斛龙舟从南浦出发。兵器照耀太阳旗鲜明,巨大的船桨声中又添双橹响。
眼前景象壮观如华屋,前厅中堂后有浴室。
主人安坐享歌舞,白天饮酒夜晚点烛光。
吴地的繁华难以相比,汉代楼船也只是寻常。
它有时助舟师渡江,闲时只在野外水面横行。
太平州县安宁无喧哗,每日行程如同在家一般。
恩泽如草色般显眼,心事藏在柳芽初生。
我也同乘一叶小舟,芦苇做篙蒲做桨。
坐久了起身碰头篷,躺多了衣服都皱了。
旁看画船如飞鸟,像极了茅屋仰望高梁。
春光和秋月映入眼,书生梦中未尝有如此美景。
谁料浅水鸡笼山,顺风也不停歇在惊险滩头。
摆渡人使出神力,连年老者也忘了吃饭。
世间万物各有所用,稻谷并非唯一种子。
困境中暂得湿润,大海中才见大鱼游弋。
我生活简单不怕烦,坐看燕蝠昼夜忙碌。
忽然想起子猷划船,明日直抵章江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曹彦约与帅相一同乘巨舟东下,途中遭遇水浅无法前行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船行的艰难与周围环境的变化。首句“半日鼕鼕离岸鼓”形象地写出鼓声震天,启程时的热闹气氛;“万斛龙骧发南浦”则形容船只庞大,气势非凡。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舟上豪华的生活,如“戈鋋照日牙纛明”、“百丈咿哑更双橹”,展现出船上的威严与繁忙。然而,这些都只是表面的繁华,实际上“眼前突兀胜华屋”的景象,暗含着舟行受阻的无奈。
诗人感慨“吴人馀皇那可比,汉家楼船聊尔耳”,暗示此次出行并非寻常的游历,而是带有某种使命或任务。他认识到,船只虽大,但在浅水区只能暂时停留,“有时但可济舟师,无事只堪横野水”,表达出对困境的清醒认识。
在等待解困的过程中,诗人以“太平州县边无哗,行所朝夕如居家”来形容环境的宁静,尽管身处困境,心情却相对平静。他观察到自然景色的变化,“恩光草际碧弄色,心事柳梢黄茁芽”,寓言般地表达了时光流转和内心期待。
诗人自述“我亦同时浮一叶”,与众人一同经历,虽然舟行辛苦,但仍能欣赏沿途风景,“春光娇面秋月眉”,感叹美景未能入梦。最后,他以“浅水鸡笼山,顺风不下留惊滩”比喻自己的处境,暗示困境中的坚韧与决心。
整首诗以舟行困境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对困境中的乐观态度,以及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