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行穿九地折,怒溢千里奔全文

行穿九地折,怒溢千里奔

出处:《游超化寺
宋 · 李廌
常笑博望侯,老死穷河源。
河源几万里,天派垂昆崙。
支流播九逆,砥柱疏三门。
行穿九地折,怒溢千里奔
乐彼洧水源,近且具茨根。
寒泉发清池,藻鉴挠不浑。
引为琉璃陂,碧波媚蘋蘩。
逶迤入王城,顺下德可温。
全此上善性,利用岂无恩。
下有万艘济,旁列千夫屯。
持此安且静,用鉴暴与昏。
顷年时闻龙,渊室今应存。
秉简俗何陋,济舆惠亦烦。
谁知千载后,佛宫枕溪濆。
乔木上参天,绿竹盈短垣。
曾此埒金谷,神龙依祇园。
物理自古今,兴废复何言。
聊思郑国侨,殊胜汉张骞。

拼音版原文

chángxiàowànghóulǎoqióngyuán

yuánwàntiānpàichuíkūnlún

zhīliújiǔzhùshūsānmén

xíng穿chuānjiǔzhéqiānbēn

wěishuǐyuánjìnqiěgēn

hánquánqīngchízǎojiānnáohún

yǐnwèiliúbēimèipíngfán

wēiwángchéngshùnxiàwēn

quánshàngshànxìngyòngēn

xiàyǒuwànsōupánglièqiāntún

chíānqiějìngyòngjiānbàohūn

qǐngniánshíwénlóngyuānshìjīnyìngcún

bǐngjiǎnlòuhuìfán

shuízhīqiānzǎihòugōngzhěnpēn

qiáoshàngcāntiān绿zhúyíngduǎnyuán

cénglièjīnshénlóngzhīyuán

jīnxīngfèiyán

liáozhèngguóqiáoshūshènghànzhāngqiān

注释

博望侯:指西汉名将霍去病。
穷河源:遥远的河流源头。
昆崙:古代神话中的西方神山。
砥柱:形容中流砥柱的山石。
九地:泛指大地深处。
怒溢:水流汹涌。
洧水源:洧水源头。
具茨根:具茨山的根部。
藻鉴:水中植物,比喻清澈。
碧波媚:碧波轻柔。
王城:古代的都城。
顺下德:顺应德行。
上善性:至善的本性。
利用:利用价值。
万艘济:众多船只。
千夫屯:大量士兵驻扎。
暴与昏:暴政和昏庸。
龙:象征吉祥。
佛宫:佛教寺庙。
溪濆:溪边。
乔木:高大树木。
祇园:古印度的佛教圣地。
物理:事物的道理。
兴废:兴盛衰败。
郑国侨:春秋时期郑国的政治家子产。
汉张骞:汉朝的探险家张骞。

翻译

常常嘲笑博望侯,直到老死在遥远的河源。
那河源绵延数万里,源自天空的昆仑山。
支流众多,逆流而上,砥柱屹立于三门之间。
水流穿过九重地,激荡千里奔腾。
喜欢洧水源头的宁静,那里有近处的具茨山根。
寒冷的泉水涌出清澈的池塘,水草摇曳,水面不浑浊。
把它比作琉璃池塘,碧波荡漾,浮萍繁茂。
蜿蜒流入王城,顺应德行,温暖人心。
保持这至善的特性,它的价值难道没有恩赐吗?
下方有万艘船只停泊,周围排列着千人驻守。
以此带来安宁和静谧,用来审视暴政和昏庸。
近年来听说有龙出现,深潭之室应该还在。
掌握简朴的习俗,救济百姓的恩惠频繁。
谁能想到千年之后,佛宫建在溪边。
高大的树木直插云天,短墙边绿竹丛生。
这里曾与金谷园媲美,神龙依附在祇园。
世间万物自古至今,兴衰更替无需多言。
姑且想想郑国的子产,他远胜汉代的张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河源、支流、清池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赞美。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作者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回归自然本真的人生态度。

"常笑博望侯,老死穷河源" 这两句表明作者对于那些能够长久地居住在美好自然环境中,终老于此的幸运者感到羡慕和赞同。这种情感展现了对远离尘世、与大自然为伴的人生状态的向往。

河源之广阔、支流之纵横交错,以及水流穿越九地的壮观景象,展示了作者对于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乐彼洧水源,近且具茨根" 则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亲近感。

"寒泉发清池,藻鉴挠不浑" 描述了清泉与池塘之间的清澈透明,反映出作者对于纯净之物的追求。"引为琉璃陂,碧波媚蘋蘩" 中的“琉璃陂”和“碧波”形象,则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美感。

诗中还穿插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如“顷年时闻龙,渊室今应存” 表示了作者对于过去历史遗迹的记忆和现在实际情况的比较。而"秉简俗何陋,济舆惠亦烦" 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不愿过多涉足人事的态度。

最后,诗人通过对郑国侨和汉张骞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个人评价,认为郑国侨之类的人物更胜一筹。这也反映出作者对于不同历史人物品格和成就的独到见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也透露了一种超然物外、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