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公清誉蔼然,人言端似楚公贤
出处:《挽郑通判》
宋 · 陈宓
厚重公清誉蔼然,人言端似楚公贤。
为官不取横科势,佐郡何妨二十年。
徐邈介通常不变,阳城抚字已先传。
双旌原上行人泣,况是交亲泪迸泉。
为官不取横科势,佐郡何妨二十年。
徐邈介通常不变,阳城抚字已先传。
双旌原上行人泣,况是交亲泪迸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厚重:形容人的品质稳重而深沉。公清:公正清廉。
蔼然:和蔼可亲的样子。
楚公贤:指像楚国贤良的官员。
横科:不正当的手段或权势。
佐郡:辅佐郡守管理地方。
徐邈:历史人物,以耿直著称。
阳城:历史人物,以仁政闻名。
抚字:安抚百姓,关怀民生。
行人泣:路上行人哭泣。
交亲:亲戚朋友。
泪迸泉:泪水像泉水般涌出。
翻译
他的公正清廉声誉显著,人们都说他像古代的楚国贤臣。他做官从不倚仗权势,担任地方官职长达二十年。
徐邈的耿直一贯不变,阳城的仁政早有佳话流传。
看到他离去,路上行人无不落泪,更何况亲人朋友更是泪如泉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悼念郑通判的作品。诗中赞扬了郑通判公正清廉的品质,他的声誉如同古代贤臣楚公一般,深受人们的敬仰。他为官廉洁,不凭借权势横征暴敛,长期在地方任职达二十年,显示出坚韧不拔的毅力。诗人提到徐邈和阳城两位历史人物,意在强调郑通判的正直与仁爱,他的治理如同他们一样深入人心。最后,诗人描绘了人们在郑通判去世时,连行人都为之动容,尤其是亲朋好友更是悲痛欲绝,泪水如泉水般涌出,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对郑通判的美德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