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诚遐旷,欢泰不可量
出处:《步虚词十首 其八》
唐 · 吴筠
高情无侈靡,遇物生华光。
至乐无箫歌,金玉音琅琅。
或登明真台,宴此羽景堂。
杳霭结宝云,霏微散灵香。
天人诚遐旷,欢泰不可量。
至乐无箫歌,金玉音琅琅。
或登明真台,宴此羽景堂。
杳霭结宝云,霏微散灵香。
天人诚遐旷,欢泰不可量。
注释
高情:高尚的情操。侈靡:奢侈浮华。
遇物:遇到事物。
华光:灿烂的光彩。
至乐:极致的快乐。
箫歌:指音乐娱乐。
金玉音:比喻贵重物品的声音,这里指非世俗的美妙声音。
琅琅:清脆响亮的声音。
明真台:虚构的高台,象征修行或悟道的高境界。
宴:宴聚,享受。
羽景堂:装饰有羽毛图案的华丽殿堂,象征仙境。
杳霭:形容云雾深邃的样子。
结宝云:聚集如珍宝般的云彩。
霏微:细小、轻盈的样子。
灵香:神圣或仙灵的香气。
天人:天上的神仙与人间。
诚:确实。
遐旷:广阔无垠。
欢泰:欢乐与安泰。
不可量:无法估量。
翻译
高尚的情操不奢华,遇见事物便焕发精彩光芒。最大的快乐非音乐可比,金银宝玉的声音清脆悦耳。
有时登上明真台,宴聚在这仙羽幻景的殿堂。
遥远而朦胧中凝聚着珍宝般的云彩,细微飘散着神奇的芬芳。
天界人间确实辽阔无边,欢乐与安泰无法估量。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仙境之美的诗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高情无侈靡,遇物生华光"表达了一种高洁的情感,不需要过多的修饰,每遇到事物都能激发出光彩。"至乐无箫歌,金玉音琅琅"则是说到了极致的快乐,不需要任何音乐伴奏,因为心中的乐音已如同金玉般清脆美好。
诗人通过"或登明真台,宴此羽景堂"一句,让我们感受到他仿佛置身于某种神圣之地,那里的宴会不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一场精神的盛宴。接下来的"杳霭结宝云,霏微散灵香"则描绘了一幅祥和的画面,云朵间缀着宝气,细雨般的香气弥漫,使人感觉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两句"天人诚遐旷,欢泰不可量"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之大、人心之广的一种感悟,那种和谐统一的境界是无边际的,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衡量的喜悦。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世俗、达到精神自由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