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卧不克全,北伐丧其真
出处:《寓怀》
明 · 王世贞
越石豪贵姿,贾氏为密亲。
苟无晋阳操,若濡意何伸。
深源苍生望,何如渭川滨。
高卧不克全,北伐丧其真。
慎始固所贵,薄终不足陈。
狐兔当衢跃,豺虎争齧人。
七尺犹未掩,是非遽难论。
苟无晋阳操,若濡意何伸。
深源苍生望,何如渭川滨。
高卧不克全,北伐丧其真。
慎始固所贵,薄终不足陈。
狐兔当衢跃,豺虎争齧人。
七尺犹未掩,是非遽难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寓怀(其二十七)》,以越石和贾氏的典故开篇,暗示了诗人对权贵的审视。"越石豪贵姿"暗指某些人的显赫地位,而"贾氏为密亲"则可能暗示着背后的裙带关系。接着,诗人批评如果这些权贵没有像晋阳公子那样具备高尚品德,他们的权势将无法长久维持。
"深源苍生望"表达了百姓对清廉贤能领导者的期待,与"何如渭川滨"相呼应,后者通常用来比喻隐居不仕的贤者,诗人借此暗示当政者应效仿古代圣贤,而非沉溺于权势。然而,"高卧不克全,北伐丧其真"则揭示了现实中的权谋斗争导致理想破灭,北伐之举失去了初衷。
"慎始固所贵,薄终不足陈"强调了开始时的谨慎和坚持原则的重要性,但结尾的转折指出,许多人在位势变化中失去了初心,"狐兔当衢跃,豺虎争齧人"描绘了这种乱局,如同狐狸兔子在大道上横行,恶势力竞相残害。
最后,诗人感慨"七尺犹未掩,是非遽难论",意思是即使身长不满七尺的小人物,也可能因为是非不明而卷入纷争,表达出对世间黑白颠倒的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批判了当时社会的权贵腐败现象,呼吁人们坚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