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许诛茅结小庵,异日功成伴潇洒
出处:《邺公庵歌》
宋 · 释云知
呼猿涧西藏石笋,丹桂苍松达鹫岭。
几年陈迹绝纤埃,一旦佳名同清景。
山家时喜来五马,相携款曲空岩下。
遂许诛茅结小庵,异日功成伴潇洒。
庵成可以资静观,目前直见江湖宽。
邺公政简每频到,试茶笑傲浮云端。
物外似忘轩冕贵,此中深得林泉意。
野人陪著病维摩,游息自同方丈地。
芳猷从此流千载,且得而今光胜概。
几年陈迹绝纤埃,一旦佳名同清景。
山家时喜来五马,相携款曲空岩下。
遂许诛茅结小庵,异日功成伴潇洒。
庵成可以资静观,目前直见江湖宽。
邺公政简每频到,试茶笑傲浮云端。
物外似忘轩冕贵,此中深得林泉意。
野人陪著病维摩,游息自同方丈地。
芳猷从此流千载,且得而今光胜概。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诗《邺公庵歌》是释云知所作,描绘了一处隐逸之地——邺公庵的景象。诗人首先赞美了庵中的自然环境,如藏石笋的涧水、丹桂苍松的山岭,以及清幽的氛围,使得过往的痕迹都显得洁净无尘。接着,他描述了山居者与官员们来访的情景,他们一同欣赏美景,品茗谈笑,仿佛世事纷扰都被抛诸脑后。
诗人强调庵成后的宁静与超然,庵中人可以静观山川湖海,享受简朴的生活,与邺公(可能是一位地方官)的政务闲暇相对应。诗人自己也仿佛化身为维摩诘,忘却世俗尊贵,沉浸于林泉之间,过着僧侣般自在的生活。最后,他期待邺公庵的美好风范能流传千年,成为后人赞赏的典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同时也寓含了对官场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