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老君坛高夜色迥,神人下听寒萧森全文

老君坛高夜色迥,神人下听寒萧森

出处:《赠袁鍊师弹琴
明 · 刘崧
袁鍊师,好弹琴,不作江南曲,解琴中古音。
七轸削玉徽裁金,焦桐黑尾朱弦心。
对之如大宾,宝之甚璆琳。
时来为予肃危襟,拂拭顾盼愁不禁。
六月一鼓之,秋风飕飕起云林。
十月一再抚,凌厉白云开重阴。
老君坛高夜色迥,神人下听寒萧森
口中六律祇自和,头上三花谁与簪。
忽起抱琴去,振衣度遥岑。
手援北斗为我斟,独不乐兮忧骎骎。
苍梧虞舜不复返,帝子佩沈湘水深。
不尽千古意,别君清夜吟,遥想相思江之浔。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赠袁鍊师弹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琴师弹奏图景。袁鍊师技艺高超,擅长弹奏古朴的琴音,而非江南流行的曲调。他的琴具精致,琴身用玉徽和金饰装点,焦桐为材,黑尾朱弦,显得珍贵而庄重。诗人以崇敬的心情聆听,琴声时而如六月鼓动,秋风吹过云林;时而如十月再抚,驱散阴霾。在静谧的夜晚,袁鍊师在老君坛上弹奏,仿佛连神仙都为之倾听,他口中和着六律,却独自沉醉于音乐之中。

然而,琴音中流露出淡淡的忧郁,如同帝子虞舜的哀思深藏湘水。诗人感叹时光流逝,琴师的孤独与怀旧之情溢于言表。最后,袁鍊师突然起身离去,身影消失在远方山岭,留下诗人独自在清夜回味琴音,遥想江边的相思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袁鍊师的琴艺和诗人对其琴声的深深感动,以及对历史与人事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