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空思汴,南游未厌吴
出处:《次韵仇仁父晚秋杂兴三首 其三》
元 · 鲜于枢
身共宾鸿远,心同野鹤孤。
谋生知我拙,学稼任儿愚。
北望空思汴,南游未厌吴。
餐须问藜藿,兴不在莼鲈。
谋生知我拙,学稼任儿愚。
北望空思汴,南游未厌吴。
餐须问藜藿,兴不在莼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首联“身共宾鸿远,心同野鹤孤”以宾鸿和野鹤为喻,表达了诗人与世隔绝、孤独漂泊的生活状态。宾鸿象征着迁徙的旅人,而野鹤则代表着自由自在的灵魂,两者都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
颔联“谋生知我拙,学稼任儿愚”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生活能力的自嘲与对子女的宽容。他深知自己在生计谋略上笨拙,但愿意让孩子们在农事中学习,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后辈的教育态度。
颈联“北望空思汴,南游未厌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他向北眺望,思念着汴京的繁华,但又不厌倦于江南吴地的风土人情,展现了他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包容与欣赏。
尾联“餐须问藜藿,兴不在莼鲈”则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藜藿代表粗茶淡饭,是简朴生活的象征;莼鲈则是江南美食的代名词,常用来形容归隐田园之乐。诗人认为真正的乐趣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或美食的享受,而是在于心灵的满足和平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内心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