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
出处:《水会渡》
唐 · 杜甫
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
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
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
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入舟已千忧,陟巘仍万盘。
迥眺积水外,始知众星乾。
远游令人瘦,衰疾惭加餐。
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
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
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入舟已千忧,陟巘仍万盘。
迥眺积水外,始知众星乾。
远游令人瘦,衰疾惭加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山行:山路行走。中夜:半夜。
微月:微弱的月光。
崖倾:陡峭的崖壁。
大江:宽阔的江面。
溟渤:大海。
篙师:船夫。
理楫:划桨。
霜浓:霜冻严重。
风急:风力强劲。
入舟:登船。
陟巘:攀登山峰。
积水:水面。
众星乾:众多星星清晰可见。
远游:长途旅行。
衰疾:衰老疾病。
翻译
山路有固定的行程,半夜时分仍未抵达。月亮早已落下,陡峭的崖壁让道路显得艰难。
前方的大江波涛汹涌,如同大海般宽阔。
船夫在黑暗中熟练地划桨,歌声笑声在轻波上飘荡。
霜重使树木和石头变得湿滑,风急使手脚感到寒冷。
登船后忧虑重重,攀登山峰更是曲折如万卷。
远远望去,积水之外的星空清晰可见。
远游使人身心疲惫,衰老疾病让我更加惭愧于进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行走于山路上的艰难与险峻,以及乘船渡河时的困顿和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 这两句通过微弱的月光和倾斜的山路,表现了夜行的艰险。接着 "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 描述了面对奔腾的江水,诗人感受到了其广阔与力量。
"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乘舟渡河的画面,其中“篙师”指的是操纵船只的人,他们在夜色中默默地掌控着航道,而诗人则是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去对待这次旅行。
然而,随后的 "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又展现了天气的严寒和旅途中的艰辛。"入舟已千忧,陟巘仍万盘" 强调了乘船过程中所面临的重重困难。
最后,"迥眺积水外,始知众星乾" 这一句诗人在远离尘嚣后,方能静下心来仰望星空,而 "远游令人瘦,衰疾惭加餐" 则是对长期旅行带来的身体消耗和精神压力的一种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真实情感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