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猿仁何咎兮,摈自王孙全文

猿仁何咎兮,摈自王孙

出处:《刘复之哀辞
宋 · 薛季宣
天胡不仁兮,瘼此下民。
良苦乏贤兮,贤人名去而仙。
繄世途之好径兮,正路榛塞。
阊阖重重有栗阶而进兮,不崇朝而折翼。
鸱鹗司政兮,蝙蝠之晨。
猿仁何咎兮,摈自王孙
宁是不畏兮,天实为之。
皇浩浩之充天兮,岂其已而。
鸿翱翔而遵逵兮,退飞者再。
抟扶摇之直上兮,竟翷翩而长逝。
夫岂人为兮,呼天不闻。
人莫不死兮,不亡者存。
小官之不卑兮,贤声载路。
视彭铿其犹夭兮,后昆有裕。
楙实双而一瘁兮,哀哀者母。
纷孺弱之呱前兮,苍天太苦。
生者作德兮,死者有仁。
呜呼哀哉,家国无人非余患兮,余悲夫抱志之不伸。

鉴赏

这首诗《刘复之哀辞》由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表达了对刘复之的深切哀悼与对其遭遇的同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社会不公、贤能被埋没的感慨。

诗开篇即以“天胡不仁兮,瘼此下民”表达对天道不公的质疑,接着指出“良苦乏贤兮,贤人名去而仙”,感叹真正的人才在世间难寻,往往被忽视或离世。诗人进一步揭示了世道的险恶,“阊阖重重有栗阶而进兮,不崇朝而折翼”,比喻为追求理想的道路充满艰难险阻,最终却遭受挫折。紧接着,“鸱鹗司政兮,蝙蝠之晨”形象地描绘出政治环境的腐败,贤能之人如同被排挤的猿猴,无法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待遇。

诗中还提到“鸿翱翔而遵逵兮,退飞者再”,以大雁翱翔天空、再次退飞的形象,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最后,“夫岂人为兮,呼天不闻”,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愤怒。诗人通过“人莫不死兮,不亡者存”强调了生命终将消逝,但真正的价值在于留下美好的品德与影响。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刘复之个人遭遇的哀悼,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正义与公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