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后三车空贝叶,悟来双树失菩提
出处:《过虎岩访不二上人》
明 · 叶春及
一龛高傍虎岩栖,为访东林到虎溪。
转后三车空贝叶,悟来双树失菩提。
云间玉麈秋相对,镫映金轮夜不迷。
天籁声中闻软语,依依凉月曲栏西。
转后三车空贝叶,悟来双树失菩提。
云间玉麈秋相对,镫映金轮夜不迷。
天籁声中闻软语,依依凉月曲栏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隐居于虎岩之上的高僧不二上人的场景。通过“一龛高傍虎岩栖”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隐士生活的静谧与远离尘嚣的氛围。诗人为了寻找这位高僧,特意踏上了前往虎溪的旅程,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穿越,更是一次心灵的探索。
“转后三车空贝叶,悟来双树失菩提。”这两句诗运用了佛教的意象,以“三车”和“双树”象征佛法的深奥与修行的历程。通过“空”与“失”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佛法真谛的深刻领悟,以及在悟道之后对传统教义的超越。
“云间玉麈秋相对,镫映金轮夜不迷。”这两句描绘了高僧与诗人相遇时的情景。玉麈,即拂尘,象征着高僧的清净与智慧;金轮,代表佛法的光芒。在秋日的云间,高僧与诗人相对而坐,夜晚的灯火映照着金轮,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与明亮,仿佛指引着心灵的归宿。
最后,“天籁声中闻软语,依依凉月曲栏西。”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听到了天籁般的声音,那是高僧的柔软话语,如同凉月下的曲栏,给人以深深的感动与慰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高僧之间精神层面的交流与共鸣,以及对自然与佛法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