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已埋吴藻丽,衣冠想见晋风流
出处:《登西台李木洲故址》
明 · 释函是
黄湾东望独悠悠,雁过西台悲昔游。
花草已埋吴藻丽,衣冠想见晋风流。
平林风震星辰动,大海潮来天地浮。
九原只在河山里,泪洒新亭未易收。
花草已埋吴藻丽,衣冠想见晋风流。
平林风震星辰动,大海潮来天地浮。
九原只在河山里,泪洒新亭未易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西台遗址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首句“黄湾东望独悠悠”,开篇即以辽阔的视野和孤独的心情为全诗定下基调,仿佛诗人独自一人站在黄湾之畔,遥望东方,思绪万千。接着,“雁过西台悲昔游”一句,借雁过西台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哀思与怀念,暗含着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花草已埋吴藻丽,衣冠想见晋风流。”这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吴藻丽与晋风流分别代表了吴国与晋国的繁荣与文化,如今这些都已随时间消逝,只留下一片荒草与残垣断壁。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历史的无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平林风震星辰动,大海潮来天地浮。”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通过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氛围。平林中的风吹动,星辰似乎也随之摇曳;大海的潮水涌来,仿佛整个天地都在浮动。这样的描写既是对自然力量的赞美,也是对历史长河中人类活动影响的隐喻。
最后,“九原只在河山里,泪洒新亭未易收。”这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叹于历史遗迹的所在,仿佛九泉之下的人们仍在河山之中,而自己内心的悲伤与泪水却难以平复。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与反思,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它不仅是一次对过去辉煌的回望,更是一次对当下与未来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