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池缪对三千字,黄甲俄输一二筹
出处:《己未唱第后谢恩诗》
宋 · 魏了翁
圣皇学问富春秋,当宁宵衣渴壮猷。
鹄立银袍天北阙,龙飞金榜殿西头。
彤池缪对三千字,黄甲俄输一二筹。
初学粗知存大体,纷更要洗洛阳羞。
鹄立银袍天北阙,龙飞金榜殿西头。
彤池缪对三千字,黄甲俄输一二筹。
初学粗知存大体,纷更要洗洛阳羞。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己未唱第后谢恩诗》,主要描绘了皇帝的博学多才和朝廷的庄严氛围,以及诗人在科举考试后的感慨。首句“圣皇学问富春秋”赞美了皇帝的学识渊博,如同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接着,“当宁宵衣渴壮猷”表达了皇帝深夜还在思考国家大事,显示出其励精图治的决心。
“鹄立银袍天北阙,龙飞金榜殿西头”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诗人自己在科举殿上站立,穿着银袍,期待着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金榜上的场景,象征着荣耀与梦想的实现。
“彤池缪对三千字,黄甲俄输一二筹”暗指考试过程中,虽然诗人曾一度领先,但最终还是略有失分。“彤池”可能指的是皇宫中的朱色池塘,寓意考试的严谨;“黄甲”则是科举及第者的代称,而“输一二筹”则表示稍有遗憾。
最后两句,“初学粗知存大体,纷更要洗洛阳羞”表达了诗人虽然初次科考有所成就,但仍明白要保持谦虚,洗去以往洛阳(唐代科举重地)学子可能有的骄傲之气,体现出一种谦逊和对学问的敬畏。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颂扬了圣上,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进取精神和谦逊品格,是一首典型的科举应试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