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阆风招手游太玄,麻头制尾中兴年全文

阆风招手游太玄,麻头制尾中兴年

出处:《送陈寿老
宋 · 叶适
天台雁荡车接轸,青田又促半潮近。
冠岩带壑无俗情,秋干春荑竞时尽。
老穷望绝华轩过,其谁幽寻穿薜萝。
更抽奇笔向云射,破的叠中千鴐鹅。
古今文人不多出,元祐惟四建安七。
性与天道亦得闻,伊洛寻源未为失。
阆风招手游太玄,麻头制尾中兴年
黄金铸印肯轻佩,定把尧舜陈王前。
我家罄悬仰见斗,簸君红旗魑魅走。
密房焰短夜苦长,雪高冰深去无乡。

拼音版原文

tiāntáiyàndàngchējiēzhěnqīngtiányòubàncháojìn

guānyándàiqíngqiūgānchūnjìngshíjìn

lǎoqióngwàngjuéhuáxuānguòshuíyōuxúnkōngluó

gèngchōuxiàngyúnshèdediézhōngqiānjiāé

jīnwénrénduōchūyuányòuwéijiànān

xìngtiāndàowénluòxúnyuánwèiwèishī

lángfēngzhāoshǒuyóutàixuántóuzhìwěizhōngxīngnián

huángjīnzhùyìnkěnqīngpèidìngyáoshùnchénwángqián

jiāqìngxuányǎngjiàndòujūnhóngchīmèizǒu

fángyànduǎnchángxuěgāobīngshēnxiāng

注释

天台:地名。
雁荡:地名。
车接轸:车马络绎不绝。
青田:地名。
半潮:接近半潮时刻。
冠岩:地名。
壑:山谷。
俗情:世俗气息。
秋干:秋天的枯枝。
春荑:春天的新芽。
竞时尽:竞相生长。
华轩:华丽的车驾。
幽寻:深入山林探寻。
云射:如箭般直指云霄。
千鴐鹅:比喻众多人才。
元祐:宋朝年号。
伊洛:伊水和洛水。
寻源:探寻源头。
阆风:神话中的仙山。
太玄:道教概念,指极高远的境界。
麻头:诗人或作品代称。
中兴年:国家复兴的时代。
黄金铸印:象征权力。
肯轻佩:轻易佩戴。
斗:北斗星。
簸:驱赶。
红旗:代指诗人的名声。
密房:隐秘的房间。
雪高冰深:形容环境恶劣。

翻译

天台雁荡间的车马络绎不绝,青田海边潮水又临近半潮时刻。
冠岩环绕山谷,没有世俗的气息,秋天的枯枝春天的新芽竞相生长。
老而贫穷,期盼的目光无法迎接华美的车驾,谁能深入山林探寻藤蔓之间。
再挥毫泼墨,如箭般直指云霄,打破寂静,仿佛千只鹅群飞起。
自古文人并不多见,元祐年间只有建安七子最为杰出。
他们的性情与天地之道得以流传,探寻伊水洛水源头并非虚度。
在阆风之巅邀游太玄,麻头诗篇引领中兴的潮流。
若以黄金铸印,他们岂会轻易佩戴,定要将其置于尧舜陈王之前。
我家虽贫,仰望星空,你的红旗下,鬼魅退散。
密室里的烛火微弱,夜晚漫长,雪深冰厚,无处可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适的作品,名为《送陈寿老》。从诗的内容来看,叶适是在送别一位叫做陈寿的朋友或长者,而陈寿可能是一位隐居之士。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话语,表达了诗人对陈寿选择隐居生活的理解与赞赏。

"天台雁荡车接轸,青田又促半潮近。" 这两句描写了一片宁静而又略带荒凉的自然景象,通过对雁荡山和青田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冠岩带壑无俗情,秋干春荑竞时尽。"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表现了诗人对于纯粹自然状态的追求和欣赏。

接下来的几句 "老穷望绝华轩过,其谁幽寻穿薜萝。更抽奇笔向云射,破的叠中千鴐鹅。" 描述了陈寿老人隐居生活中的自在与超脱,以及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赞美和追随。

"古今文人不多出,元祐惟四建安七。性与天道亦得闻,伊洛寻源未为失。" 这几句则是对陈寿老人的文学成就和其与自然、宇宙之道的和谐统一进行赞扬。

后面的 "阆风招手游太玄,麻头制尾中兴年。黄金铸印肯轻佩,定把尧舜陈王前。" 描述了诗人对于陈寿老人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其道德修养的推崇。

最后几句 "我家罄悬仰见斗,簸君红旗魑魅走。密房焰短夜苦长,雪高冰深去无乡。" 则是诗人表达了对陈寿老人的不舍昼夜的思念,以及对其坚守信念、不随波逐流的赞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隐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隐居选择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自身对于自然、文学、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