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请看五季世,战地犹榛荆全文

请看五季世,战地犹榛荆

宋 · 张耒
登高望海县,秋日丽玉京。
喧阗车马音,风震入青冥。
大明属昌运,戴白不知兵。
华衣美酒食,妇织子孙耕。
生无系虏忧,乃觉患祸轻。
请看五季世,战地犹榛荆

注释

登高:爬上高山。
望海县:远望海县。
丽:美丽。
玉京:京城的美称。
喧阗:声音嘈杂。
车马音:车马的喧嚣声。
青冥:高空。
大明:盛世。
昌运:好运势。
戴白:老人。
不知兵:不知道有战争。
华衣:华丽的衣服。
美酒食:美酒和美食。
妇织:妇女纺织。
子孙耕:子孙务农。
系虏忧:被俘虏的忧虑。
患祸轻:祸患显得轻微。
五季世:五代乱世。
战地:战场。
榛荆:比喻荒凉、杂草丛生的地方。

翻译

登上高山眺望海县,秋日下的京城如玉般美丽。
车马声喧闹,风声震动直入青天云霄。
大明正值繁荣昌盛时期,老人们安享和平,不识战事。
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享用美酒佳肴,妇女纺织,子孙务农。
活着没有被俘虏的忧虑,才感到战争带来的祸患是多么微小。
请看看历经五代的乱世,战场上满目疮痍,荆棘丛生。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登高远望,感慨时事变迁的诗。首句“登高望海县,秋日丽玉京”表明诗人在一个美好的秋天登上高处,对着辉煌如玉的都城进行遥望。接下来,“喧阗车马音,风震入青冥”则描绘了城中车马喧闹的声音,被秋风传送至天际,显示出一个繁华而又充满动荡不安的都市景象。

诗人接着写道:“大明属昌运,戴白不知兵”,这里的大明可能指的是太平盛世,而“戴白”则是古代百姓头戴白巾的习俗,意味着和平时期。“不知兵”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陌生与不愿意看到战乱的态度。然而这种和平的生活并未持续,“华衣美酒食,妇织子孙耕”一句中,尽管有华丽的服饰、美味的饮食和繁荣的家庭生活,但妇女仍需纺织,子孙仍需耕作,这暗示了社会下的隐忧。

最后两句“生无系虏忧,乃觉患祸轻。请看五季世,战地犹榛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历史的反思。在没有战争的日子里,不必担心虏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威胁,但当回望历经五季(即春秋战国时期)以来,无数的战场依然荆棘丛生,这些都是对未来不安与忧虑的暗示。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乱,表达了诗人对于盛世安宁的珍惜,以及对于历史战争的深刻反思。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