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风增食肉,嗔愤易睢盱
出处:《大寒岭啖新胡桃频婆诸果》
明 · 徐渭
天险既巳异,地产应亦殊。
胡桃及平波,朱碧明椒隅。
入夏而徂秋,叶翠尚不渝。
但少鸟与雀,而多嬴与驴。
易水非不迩,滦河不为迂。
但求一寸鳞,如海水猿狙。
遥想燕太子,食客焉得鱼。
以知荆高徒,日嚼羊与猪。
猛风增食肉,嗔愤易睢盱。
慷慨赴秦庭,不复顾其馀。
乃缘谋略短,岂真剑术疏。
舞阳一竖耳,何乃与之俱。
哀哉樊将军,空割一只颅。
国有千乘大,能用王可图。
乃恃五寸铁,为计亦何愚。
胡桃及平波,朱碧明椒隅。
入夏而徂秋,叶翠尚不渝。
但少鸟与雀,而多嬴与驴。
易水非不迩,滦河不为迂。
但求一寸鳞,如海水猿狙。
遥想燕太子,食客焉得鱼。
以知荆高徒,日嚼羊与猪。
猛风增食肉,嗔愤易睢盱。
慷慨赴秦庭,不复顾其馀。
乃缘谋略短,岂真剑术疏。
舞阳一竖耳,何乃与之俱。
哀哉樊将军,空割一只颅。
国有千乘大,能用王可图。
乃恃五寸铁,为计亦何愚。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大寒岭啖新胡桃频婆诸果》。诗中描绘了大寒岭上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产,通过对比燕太子求贤若渴与荆轲、高渐离等人的实际境遇,表达了对人才使用与战略眼光的深思。
首先,诗人描述了大寒岭的地理特征:“天险既巳异,地产应亦殊。”暗示了此地的险峻与独特,以及由此带来的丰富资源。接着,列举了胡桃、平波、朱碧、椒隅等物产,展现了大寒岭的自然资源之丰富。
然后,诗人通过“入夏而徂秋,叶翠尚不渝”描绘了四季常绿的景象,强调了这里的生态多样性。同时,通过“但少鸟与雀,而多嬴与驴”的对比,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可能存在的资源利用问题。
接下来,“易水非不迩,滦河不为迂”两句,似乎在引申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着对历史人物行动路径的思考。诗人进一步提出“但求一寸鳞,如海水猿狙”,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如同寻求稀有之物一样艰难。
最后,诗人通过“遥想燕太子,食客焉得鱼”与“以知荆高徒,日嚼羊与猪”这两组对比,探讨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燕太子渴望得到贤才,却未能如愿;而荆轲等人虽然勇猛,却因战略眼光不足而失败。诗人以此反思,指出真正的战略与人才的运用远比表面的勇力更为重要。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历史和人性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