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得尔逃名者,今辰又少林全文

得尔逃名者,今辰又少林

明 · 宗臣
得尔逃名者,今辰又少林
山高杨柳细,路险薜萝深。
古塔已凋翠,祗园曾布金。
谈经群鸟下,听法一龙吟。
舍利光难灭,菩提迹岂沉。
空虚能悟性,情净不依心。
云竹窥禅相,风皇度梵音。
僧来看果结,酒至对蒲斟。
世事形骸苦,浮生日夜侵。
慈航如可渡,同此谢朝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于鳞一同在午日游览天宁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与庄严,以及自然景色的秀丽与深邃。

首联“得尔逃名者,今辰又少林”点明了诗人与友人逃避世俗名利,选择在今日来到少林寺寻求心灵的宁静。接着,“山高杨柳细,路险薜萝深”两句,以山高水长、杨柳轻柔、山路崎岖、薜萝茂密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幽静深远的氛围。

颔联“古塔已凋翠,祗园曾布金”描绘了古塔虽已褪去翠绿,但昔日的辉煌犹存;祗园中曾经布满金光,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颈联“谈经群鸟下,听法一龙吟”则通过群鸟因谈论佛经而飞落,以及一龙因听法而发出吟声的细节,展现了佛法的神秘与吸引力。

尾联“舍利光难灭,菩提迹岂沉”表达了对佛祖遗物和修行足迹的崇敬之情,暗示了信仰的力量。接下来,“空虚能悟性,情净不依心”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与觉悟的重要性,只有超越物质与情感的束缚,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与智慧。

最后,“云竹窥禅相,风皇度梵音”描绘了云雾缭绕中的竹林仿佛窥视着禅者的身影,而风中的凤凰则传递着梵音,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神圣与超脱。全诗以“僧来看果结,酒至对蒲斟”收尾,既体现了僧侣的生活情趣,也暗含了诗人与友人共饮谈禅的雅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寺庙环境及内心感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