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浮汝水通淮去,雨出嵩峰到郡来
出处:《塞上蒙汝州任中丞寄书》
唐 · 薛能
三省推贤两掖才,关东深许稍迟回。
舟浮汝水通淮去,雨出嵩峰到郡来。
投札转京忧不远,枉缄经虏喜初开。
西楼一望知无极,更与何人把酒杯。
舟浮汝水通淮去,雨出嵩峰到郡来。
投札转京忧不远,枉缄经虏喜初开。
西楼一望知无极,更与何人把酒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三省:古代官署名,指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关东:函谷关以东地区。
稍迟回:有所期待但等待时间较长。
汝水:河流名,流经今河南等地。
淮去:流向淮河。
嵩峰:指嵩山。
郡来:郡城方向。
投札:投递书信。
转京:转送到京城。
忧不远:忧虑即将消除。
枉缄:徒然封装的信件。
经虏:经过敌占区。
喜初开:初次感到喜悦。
西楼:西边的楼阁。
无极:无尽,无穷。
把酒杯:举杯饮酒。
翻译
选拔贤才于三省,关东之人期待已久汝水流向淮河,嵩山之雨带来郡城
书信转往京城忧虑渐消,越过敌境欣喜初现
西楼远眺,无尽思绪涌起,与谁共饮此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边塞之地,心怀家国,思念远方亲友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三省推贤两掖才,关东深许稍迟回"两句,诗人赞扬地方官府在选拔人才方面的功绩,并希望自己的才能能为国家所用。"关东"通常指代边塞之地,这里暗示了诗人身处边远地区。
"舟浮汝水通淮去,雨出嵩山到郡来"两句,则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舟浮汝水"表明诗人的行迹,而"雨出嵩山"则可能指的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
"投札转京忧不远,枉缄经虏喜初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的思念,以及通过书信与亲友交流的情感。"投札"即是写信,而"转京"则是指信件传递到京城。
"西楼一望知无极,更与何人把酒杯"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西楼"可能是诗人居所,而"一望知无极"则是在说从高处眺望,无边无际的景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在边塞之地的心境和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