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论青牛出,真成彩凤来
出处:《句曲道中奉怀王司马先生寄讯八首》
明 · 胡应麟
谭天曾帝问,缩地旧仙才。
未论青牛出,真成彩凤来。
毫端穷宇宙,匣底閟风雷。
戏作梁陈句,犹堪长玉台。
未论青牛出,真成彩凤来。
毫端穷宇宙,匣底閟风雷。
戏作梁陈句,犹堪长玉台。
鉴赏
此诗以“句曲道中奉怀王司马先生寄讯八首”之其五为题,作者为明代文人胡应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王司马先生的深切怀念与崇敬之情。
首句“谭天曾帝问”,借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场景,暗示王司马先生深谙天道,曾与帝王探讨天机,表达了对王司马先生智慧与学识的高度赞扬。接下来的“缩地旧仙才”,则进一步描绘了王司马先生如同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一般,拥有超越常人的能力与才华。
“未论青牛出,真成彩凤来”两句,运用了青牛与彩凤这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青牛常与老子相联系,彩凤则象征着吉祥与尊贵。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赞美了王司马先生的非凡才智,也预示了他将带来祥瑞与变革。
“毫端穷宇宙,匣底閟风雷”则展示了王司马先生在学问上的博大精深和深藏不露的个性。毫端,指的是笔尖,这里比喻王司马先生的文笔能够触及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匣底閟风雷,则暗示他的智慧与力量深藏不露,如同隐藏在匣底的风雷,随时可能爆发。
最后,“戏作梁陈句,犹堪长玉台”两句,以戏谑的口吻提到王司马先生的作品,虽看似轻松,却依然能够流传千古,如同玉台上的明珠,熠熠生辉。这不仅是对王司马先生文学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司马先生形象的描绘与象征手法的运用,不仅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