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书窗风雨夕,潜听三竺山灵哭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春申下邑荒江滨,有眼不识钱塘春。
朅来南北两高峰,乍见西施真美人。
晓妆浓淡看不足,誓结鹑衣老湖曲。
安知湖曲有高人,如此仙姿尚嫌俗。
别寻大涤登天柱,气压群峰三十六。
归来书窗风雨夕,潜听三竺山灵哭。
眷言玉局老飞仙,摩挲铜狄今几年。
神蛟飞鼠亦何有,金堂玉室空茫然。
天风吹醒丹泉酒,碧桃津远人回首。
石上禽馀捣药声,绝怜无诀授长生。
今年却被山灵笑,依旧湖堤拾芳草。
朅来南北两高峰,乍见西施真美人。
晓妆浓淡看不足,誓结鹑衣老湖曲。
安知湖曲有高人,如此仙姿尚嫌俗。
别寻大涤登天柱,气压群峰三十六。
归来书窗风雨夕,潜听三竺山灵哭。
眷言玉局老飞仙,摩挲铜狄今几年。
神蛟飞鼠亦何有,金堂玉室空茫然。
天风吹醒丹泉酒,碧桃津远人回首。
石上禽馀捣药声,绝怜无诀授长生。
今年却被山灵笑,依旧湖堤拾芳草。
注释
春申:古代地名,指吴国春申君的封地。钱塘:古地名,今杭州。
朅来:往昔,过去。
西施:古代美女,此处泛指美女。
湖曲:西湖边。
高人:指有才德的隐士。
大涤:山名,位于浙江。
天柱:山名,传说中支撑天地的柱子。
三竺山:杭州名山。
山灵:山中的精灵或神灵。
玉局:又名玉局峰,西湖名胜。
铜狄:铜铸的神兽,可能象征守护者。
神蛟:神话中的蛟龙。
金堂玉室:形容豪华的宫殿。
碧桃津:碧桃花盛开的地方,代指渡口。
石上禽:指山石上的鸟儿。
湖堤:湖边的道路。
翻译
春申江边的废弃城邑,有眼睛却不知杭州的春天。从南北两座高峰走来,初次见到西施,她真是个真正的美人。
欣赏她早晨精心装扮的美态,看不够,发誓要在西湖边的老屋度过余生。
谁能料到湖畔隐居着高人,她的仙姿竟也嫌弃世俗。
我决定去大涤山登天柱峰,气势凌驾于三十六座山峰之上。
归来时已是风雨之夜,静听三竺山的灵异之声。
怀念那位在玉局峰的老仙人,抚摸铜狄已有多少年。
神蛟和飞鼠又能怎样,金堂玉室如今空荡荡。
天风拂过,吹醒了丹泉中的酒,远处碧桃渡口,人们回头遥望。
石上的鸟儿捣药声回荡,多么遗憾没有长生秘诀可传授。
今年山灵嘲笑我,我还是在湖堤上捡拾花草。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题为《甲申春张菊存游洞霄诸公饯诗盈轴越明年余过故都补行卷之末》。诗中描绘了春申江畔的荒凉景色,以及诗人对钱塘春天的独特感受。他初见西湖美景,惊叹于西施般的自然之美,感叹晓妆之美难以形容,甚至发誓要在湖边度过晚年。诗人又表达了对湖畔高人的敬仰,认为其超凡脱俗。
接着,诗中提到诗人欲攀登大涤和天柱峰,以俯瞰群峰,但归来后却在风雨之夜静听三竺山的神秘声音,怀念玉局老仙。诗人感慨时光荏苒,曾经的仙境如今只剩空寂,只有石上的捣药声和无人传授的长生秘诀令人惋惜。
最后,诗人自嘲被山灵嘲笑,仍如常在湖堤漫步,拾取芳草,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态度。整首诗情感丰富,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