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儿莫窥江,前年飞矢入未央
惊涛骇浪如连山,鲸鲵出没含戈鋋。
汝不顾死争相先,鸣髇不响突骑闲。
浮尸随潮去复还。
胡儿莫窥江,楼船百尺高崔嵬。
鼓枻叱咤生风雷,吴侬入水双眸开。
汝不素习胡为来,生虽欲杀死可哀。
南北孰非吾民哉。
胡儿莫窥江,前年飞矢入未央。
日月双坠天无光,去年一炬烧维扬。
丹凤徙穴仍南翔,国势如衡有低昂。
犬戎岂得称天王,暴兴恃暴必亟亡。
乘蛇古谶开其祥,中兴将士材无双。
抚剑气已驰龙荒,胡儿胡儿莫猖狂。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场面,通过对比汉族与胡人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势动荡和民族冲突的忧虑。诗中“胡儿莫窥江”一句,如同一声叹息,警示着来自北方的胡人不要轻易涉足长江以南的吴楚之地。接着,“惊涛骇浪如连山,鲸鲵出没含戈鋋”几句,以波涛汹涌的大水比喻战争的残酷与混乱,而“鲸鲵出没含戈鋋”则隐喻着战事的惨烈和死亡的威胁。
诗人通过“汝不顾死争相先,鸣髇不响突骑闲”表达了对胡人的无情战争行为的批判,同时也反映出了汉族士兵在生命面前的无奈与悲凉。接下来的“浮尸随潮去复还”更是描绘了一场惨烈的战役之后,死者随着江水漂流的凄凉景象。
而后半段诗中,“胡儿莫窥江,楼船百尺高崔嵬”则是在强调汉族与胡人之间不可逾越的界限。接着,“鼓枻叱咤生风雷,吴侬入水双眸开”等句,以雄壮的军乐和勇猛的战士形象,对抗着胡人的侵扰。
诗中“汝不素习胡为来,生虽欲杀死可哀”表露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生命损失的悲哀,而“南北孰非吾民哉”则是在质疑胡人的身份认同,强调汉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
最后几句,“胡儿莫窥江,前年飞矢入未央。日月双坠天无光,去年一炬烧维扬”等,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再次强调了汉胡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时通过“丹凤徙穴仍南翔”暗示着汉族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象丰富,充满了对战争的反思以及民族认同的坚持,是一篇集史诗与抒情为一体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