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芳树朝夕改,空驻妍华欲谁待
出处:《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
唐 · 李峤
传书青鸟迎箫凤,巫岭荆台数通梦。
谁家窈窕住园楼,五马千金照陌头。
罗裙玉佩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
佳人二八盛舞歌,羞将百万呈双蛾。
庭前芳树朝夕改,空驻妍华欲谁待。
谁家窈窕住园楼,五马千金照陌头。
罗裙玉佩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
佳人二八盛舞歌,羞将百万呈双蛾。
庭前芳树朝夕改,空驻妍华欲谁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名为《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心境。
"传书青鸟迎箫凤,巫岭荆台数通梦。"
这里诗人通过神话中的青鸟和箫凤传递信息的形象,表达了他与远方知己交流心意的情景。而“巫岭荆台”则是古代著名的仙境,"数通梦"显示出诗人对那边仙界生活的向往。
"谁家窈窕住园楼,五马千金照陌头。"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幽静的居所和富贵的生活,但通过“谁家”这个疑问词,诗人似乎在追寻那种既有物质保障又能隐居清净的理想生活。
"罗裙玉佩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
这两句写的是女性装扮和打扮的情景,其中“罗裙玉佩”表明了高贵的身份,而“点翠施红”则是在强调华丽的服饰和春天的花卉之间的竞美。
"佳人二八盛舞歌,羞将百万呈双蛾。"
这里“佳人”指的是年轻貌美的女性,“二八”则是古代对女子容光照人的年龄的称呼。这两句描写了她们在盛大的舞蹈和歌唱中展现魅力,同时用“羞将百万呈双蛾”来形容其美丽如同珍贵的丝绸。
"庭前芳树朝夕改,空驻妍华欲谁待。"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庭前的花树在早晚变化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客易逝的人生和美好事物难以长久保持的感慨。“空驻妍华”则是在追问这些美好的东西最终是为了等待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的意象和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