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倚鸳鸯得偎映,一川风雨断人行
出处:《题王晋卿平远溪山幅》
宋 · 黄庭坚
风流子晋罢吹笙,小笔溪山刮眼明。
相倚鸳鸯得偎映,一川风雨断人行。
相倚鸳鸯得偎映,一川风雨断人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风流子:指代过去的风流韵事或历史典故。罢:结束,完毕。
吹笙:演奏笙乐,象征着繁华或欢乐的过去。
溪山:小溪和山峦,自然景色。
刮眼明:形容景色鲜明,引人注目。
相倚:相互依靠。
鸳鸯:一种水鸟,常用来象征夫妻恩爱或美好伴侣。
偎映:相互依偎,倒映在水中。
一川风雨:满川风雨,形容风雨交加。
断人行:阻碍行人行走。
翻译
晋朝的风流逸事已成过往,如同笙歌消散,眼前的小溪和山峦却格外醒目。鸳鸯鸟相互依偎,倒影在水中,而风雨交加间,道路被阻断,行人无法前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题王晋卿平远溪山幅》。诗中,黄庭坚以风流潇洒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画的场景。"晋罢吹笙"暗示了画面中可能有古代乐师的形象,而"小笔溪山刮眼明"则赞美画家王晋卿的技艺高超,他的画作如同微风吹过,让观者眼前一亮。接下来的"相倚鸳鸯得偎映",通过鸳鸯的相伴,展现了画面的和谐与温馨,而"一川风雨断人行"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意境,暗示了风雨中的行人无法前行,使得画面有了更深的情感层次。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画作的细腻描绘和情感渲染,传达出对艺术作品的赞赏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