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云卧稳,四海路行难
出处:《溪斋二首 其一》
唐 · 齐己
岂敢言招隐,归休喜自安。
一溪云卧稳,四海路行难。
瑞兽藏头角,幽禽惜羽翰。
子猷何处在,老尽碧琅玕。
一溪云卧稳,四海路行难。
瑞兽藏头角,幽禽惜羽翰。
子猷何处在,老尽碧琅玕。
注释
岂敢:怎么敢,表示谦虚或自抑。言:说。
招隐:召唤隐居的人出仕。
归休:回家休息,引申为退隐。
自安:自己感到安心。
一溪:一条溪流。
云卧:在云雾中躺卧,形容环境清幽。
四海:泛指天下,四方。
路行难:行走道路艰难,比喻世事不易。
瑞兽:吉祥的野兽,常象征祥瑞。
藏头角:隐藏自己的才华或特殊之处。
幽禽:生活在幽静处的鸟。
惜羽翰:珍惜自己的羽毛和翅膀,比喻爱惜自己的才能或名声。
子猷:王子猷,古代人物,以爱竹著称,这里代指高洁之士。
何处:哪里。
老尽:全部老去,引申为时光流逝。
碧琅玕:碧绿的美玉,常用来比喻竹子。
翻译
怎敢说是在召唤隐士,归家休息让我内心自得安宁。在一条溪流旁云雾中安稳躺卧,走遍四海的道路确实艰难重重。
吉祥的野兽隐藏起它们的头角,幽静处的鸟儿珍惜着自己的翅膀。
王子猷现在哪里呢?年华已逝,如同那翠绿的竹子也老去一般。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的向往和享受其中自在安逸的心境。开篇“岂敢言招隐,归休喜自安”表明诗人不敢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隐居之志,只是心甘情愿地选择了退隐生活,享受着这样的平静与满足。
“一溪云卧稳,四海路行难”则通过对比,一方面描绘隐居地点的宁静安稳,如同云般柔和而稳固;另一方面,世间的道路艰辛,象征着尘世的纷扰与困苦。诗人显然更偏爱前者,厌恶后者的艰难。
“瑞兽藏头角,幽禽惜羽翰”进一步描写隐居环境中的生灵,也许是指鹿和鸟类,它们或隐藏了头角,或珍惜自己的羽翼。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可能暗示诗人希望自己在隐居中能保全真我,不为世俗所污染。
“子猷何处在,老尽碧琅玕”则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子猷是古代隐士的名字,这里用来泛指那些追求精神自由的人们。诗人似乎在问自己:这样的志同道合之人现在何处?而“老尽碧琅玕”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像传说中的仙石——碧琅玕一样,能在自然中长寿不老,最终达到精神上的超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对尘世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与内心平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