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底未忘青眼顾,欲凭鸿雁寄绸缪
出处:《寄晋原县丞王叔润兼简主簿董仲石》
明 · 郑真
青霞仙子最风流,关陕山河纪壮游。
凫雁影高山日晓,鹤笙声杳塞云秋。
百篇体制谐金石,两考才名动冕旒。
客底未忘青眼顾,欲凭鸿雁寄绸缪。
凫雁影高山日晓,鹤笙声杳塞云秋。
百篇体制谐金石,两考才名动冕旒。
客底未忘青眼顾,欲凭鸿雁寄绸缪。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郑真所作,名为《寄晋原县丞王叔润兼简主簿董仲石(其一)》。诗中以“青霞仙子”开篇,借以形容王叔润的风流才情,将他比作仙人,暗示其超凡脱俗。接着,诗人通过“关陕山河纪壮游”描绘了王叔润的壮丽旅程,展现了其广博的见识与不凡的经历。
“凫雁影高山日晓,鹤笙声杳塞云秋”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隐喻王叔润的才华与品格。凫雁在晨光中飞翔,高山映衬着日出,象征着王叔润的智慧与坚韧;鹤笙声在秋日的边塞中回响,寓意着他的高洁与深远。
“百篇体制谐金石,两考才名动冕旒”则赞美王叔润的文学成就与名声,称其作品如同金石般坚实,且在两次考核中都获得了显赫的声誉,影响到了朝廷的高层。
最后,“客底未忘青眼顾,欲凭鸿雁寄绸缪”表达了诗人对王叔润的深厚情谊与敬意,即使身处远方,也未曾忘记对方的关怀,希望借助鸿雁传递深情厚谊。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高度的赞誉,不仅展现了王叔润的个人魅力与才华,也体现了诗人对其的深切敬仰与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