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猿攀东岭啼寒月,僧指西峰笑落晖全文

猿攀东岭啼寒月,僧指西峰笑落晖

出处:《碧治寺
宋 · 许仲蔚
松竹森森匝四围,一回来此一忘归。
猿攀东岭啼寒月,僧指西峰笑落晖
山色云含牵客思,池光风动射人衣。
乐山乐水皆仁智,岂倦驱驰到翠微。

鉴赏

这首宋朝许仲蔚的《碧治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碧治寺周边的自然景色与静谧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先,开篇“松竹森森匝四围”,以“松竹”作为主体,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坚韧的自然环境,暗示着碧治寺所在之地的静谧与高洁。接着,“一回来此一忘归”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与留恋,仿佛置身于此便能忘却尘世的烦恼,流连忘返。

接下来的“猿攀东岭啼寒月,僧指西峰笑落晖”,通过猿猴与僧人的活动,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韵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猿猴在月光下攀爬东岭,其啼声似乎在诉说着夜晚的寂静与寒冷;而僧人则在西峰上对着夕阳微笑,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佛教中对于生命与时间的深刻理解。

“山色云含牵客思,池光风动射人衣”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山色与云雾交织,仿佛蕴含着对远方客人的思念之情;池水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波光,映照在诗人的衣裳上,这种景象不仅美不胜收,更让人心生感慨,感受到自然界的灵性和生命的流动。

最后,“乐山乐水皆仁智,岂倦驱驰到翠微”两句,总结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智慧与道德修养的向往。乐于亲近山水,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欣赏,更是对内心平静与高尚情操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碧治寺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