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支遁才,敢逐王谢为
出处:《次韵叶集之同秀实敦素道夫游北山会周氏书房》
宋 · 释德洪
王郎本豪放,富贵缠缚之。
颇复厌丝竹,来听松风悲。
叶侯须似棘,谈兵辄纷披。
恃此文武胆,英气吐北西。
正直威鬼神,动欲焚淫祠。
道夫忧国心,造次常念兹。
事功未入手,愤酒谁共酾。
正恐追老范,一吐胸中奇。
秀实气刚大,归宿未易期。
新诗弄清婉,霜晓临湘湄。
钟山冠世境,登赏乃所宜。
林间见隐者,面有无求姿。
不必问贤否,但读诸公诗。
我无支遁才,敢逐王谢为。
推挤幸不死,岂非怜其痴。
一昨阅诗战,望见仆旌麾。
今能犯矢石,居久气自移。
颇复厌丝竹,来听松风悲。
叶侯须似棘,谈兵辄纷披。
恃此文武胆,英气吐北西。
正直威鬼神,动欲焚淫祠。
道夫忧国心,造次常念兹。
事功未入手,愤酒谁共酾。
正恐追老范,一吐胸中奇。
秀实气刚大,归宿未易期。
新诗弄清婉,霜晓临湘湄。
钟山冠世境,登赏乃所宜。
林间见隐者,面有无求姿。
不必问贤否,但读诸公诗。
我无支遁才,敢逐王谢为。
推挤幸不死,岂非怜其痴。
一昨阅诗战,望见仆旌麾。
今能犯矢石,居久气自移。
鉴赏
此诗《次韵叶集之同秀实敦素道夫游北山会周氏书房》由宋代诗人释德洪创作。诗中描绘了王郎、叶侯、道夫等人的性格与行为,展现了他们对国家、对武力、对饮酒以及对诗歌的热爱。诗中还提到了钟山和隐者的形象,以及诗人自己的感慨。
首句“王郎本豪放,富贵缠缚之”点明了王郎的豪放性格,但富贵的束缚使他感到厌倦。接着描述王郎前来聆听松风的悲鸣,表现了他的内心情感。叶侯的形象则通过“须似棘,谈兵辄纷披”展现,他谈论军事时言辞激烈,充满激情。诗人赞扬叶侯拥有文武兼备的胆识和英气,甚至在行动上表现出对邪恶的强烈反对,如焚烧淫祠。
道夫的忧国之心被提及,即使在匆忙之中也时刻挂念国家大事。然而,他的事业尚未取得成功,面对愤慨只能借酒浇愁。诗人想象道夫可能追随老范(范仲淹),抒发心中的奇思妙想。秀实的气质刚毅大气,其未来成就难以预测。诗人以新诗表达清婉之情,于霜晓之际临湘湄,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钟山作为世间的胜景,是登高赏览的理想之地。诗人遇见隐者,其面容显示出不求名利的姿态。诗人认为,无需询问对方是否贤能,只需阅读他们的诗歌即可了解。诗人自谦自己没有支遁那样的才华,不敢效仿王谢家族的风范。尽管被命运推挤,却庆幸自己并未死去,或许是因为对他们的痴情。
最后,诗人回顾了与叶集之等人的一场诗战,当时望见了对方的旗帜。现在,能够面对困难和挑战,长时间相处后,心境自然发生变化。整首诗通过描绘人物性格、自然景观和诗人自我反思,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