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后形容难不老,画中顪色易成陈
出处:《唐伯虎画崔氏像因题余次韵》
明 · 徐渭
盘陀江上水仙神,秦缪楼中弄玉身。
邂逅一番明月夜,萧条几度杏花春。
嫁后形容难不老,画中顪色易成陈。
怜侬正是文君辈,不嫁成都渴死人。
邂逅一番明月夜,萧条几度杏花春。
嫁后形容难不老,画中顪色易成陈。
怜侬正是文君辈,不嫁成都渴死人。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唐伯虎画崔氏像因题余次韵(其二)》。诗中描绘了对一幅画作的深刻情感与思考,通过对比与联想,展现了画中人物与现实世界的微妙关系。
首句“盘陀江上水仙神”,以盘陀江上的水仙为引子,暗示画中人物的超凡脱俗,如同水仙般清雅脱俗。接着“秦缪楼中弄玉身”一句,将画中人物比作秦穆公楼中的弄玉,弄玉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女,此处借以赞美画中人物的高洁与神秘。
“邂逅一番明月夜,萧条几度杏花春”两句,通过明月之夜与杏花春景的交替描绘,营造出一种既美好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画中人物命运的多舛与人生的无常。
“嫁后形容难不老,画中顪色易成陈”则揭示了画中人物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老去,而画作本身却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显得陈旧,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
最后,“怜侬正是文君辈,不嫁成都渴死人”一句,以卓文君为例,表达了对画中人物独立自主、不为世俗所困的赞赏,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对束缚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对画中人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人生、爱情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