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堂钟罢日三竿,如雾如烟锁佛坛
出处:《古寺晴岚》
明 · 邓伯凯
过堂钟罢日三竿,如雾如烟锁佛坛。
满地落红春寂寂,上林空翠画漫漫。
衲衣频焙薰笼暖,贝叶浓翻讲座寒。
安得狂风为吹散,重扶短杖叩禅关。
满地落红春寂寂,上林空翠画漫漫。
衲衣频焙薰笼暖,贝叶浓翻讲座寒。
安得狂风为吹散,重扶短杖叩禅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古寺景象。首联“过堂钟罢日三竿,如雾如烟锁佛坛”以“过堂钟”和“日三竿”点明时间,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用“如雾如烟锁佛坛”形象地描绘了古寺在晨光中的朦胧美,仿佛整个佛坛都被一层轻纱般的雾气所笼罩。
颔联“满地落红春寂寂,上林空翠画漫漫”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美丽。满地的落花与春天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之美;而“上林空翠画漫漫”则通过“空翠”二字,描绘出山林间弥漫的青绿色调,仿佛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缓缓展开。
颈联“衲衣频焙薰笼暖,贝叶浓翻讲座寒”则转向对僧侣生活的描写。通过“衲衣”、“薰笼”、“贝叶”等元素,展现了僧侣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这里既有对温暖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内心平静与精神追求的重视。
尾联“安得狂风为吹散,重扶短杖叩禅关”表达了诗人希望打破当前宁静,寻求更深一层的精神探索的愿望。这里的“狂风”象征着打破现状的力量,“禅关”则是指深入禅修的心灵境界。整首诗通过对古寺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僧侣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宁静生活以及精神探索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