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剖是非心,微探义理窟
出处:《送侍讲学士邓善之辞官还钱塘十首 其二》
元 · 卢亘
春秋严笔削,凛若执玄钺。
君独抱遗经,结发饱剞劂。
明剖是非心,微探义理窟。
下视群儿愚,争端王正月。
朅来奋直笔,浩然心思竭。
王功与帝德,昭昭日月揭。
胡为厌词林,南欲观溟渤。
荣华若浮烟,汗简青不灭。
君独抱遗经,结发饱剞劂。
明剖是非心,微探义理窟。
下视群儿愚,争端王正月。
朅来奋直笔,浩然心思竭。
王功与帝德,昭昭日月揭。
胡为厌词林,南欲观溟渤。
荣华若浮烟,汗简青不灭。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卢亘所作的《送侍讲学士邓善之辞官还钱塘十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春秋严笔削,凛若执玄钺”开篇,运用了春秋笔法和执钺的比喻,表达了对邓善之学问严谨、立场坚定的赞誉。接着,“君独抱遗经,结发饱剞劂”,赞扬了邓善之深研经典,学问渊博。
“明剖是非心,微探义理窟”,进一步描绘了邓善之在是非判断和义理探究上的深刻洞察力。“下视群儿愚,争端王正月”,通过对比,凸显出邓善之的智慧和远见卓识。
“朅来奋直笔,浩然心思竭”,赞美邓善之在学术道路上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王功与帝德,昭昭日月揭”,将邓善之的贡献比作照亮历史的光芒,强调其成就的深远影响。
最后,“胡为厌词林,南欲观溟渤”,表达了对邓善之辞官归隐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广阔世界的向往。“荣华若浮烟,汗简青不灭”,以荣华如烟喻短暂,汗简青不灭喻永恒,赞美了邓善之虽辞官但其学术思想将永存于世的精神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邓善之个人品质、学术成就及人生选择的赞美,既体现了对他的敬仰之情,也蕴含了对知识传承与个人价值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