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之发深感,倚槛更忘言
出处:《过胡文定公碧泉书堂》
宋 · 张栻
入门认溪碧,循流识深源。
念我昔此来,及今七寒暄。
人事几更变,寒花故犹存。
堂堂武夷翁,道义世所尊。
永袖霖雨手,琴书贲丘园。
当时经行地,尚想语笑温。
爱此亭下水,固若玻璃盆。
晴看浪花涌,静见潜鳞翻。
朝昏递日月,俯仰鉴乾坤。
因之发深感,倚槛更忘言。
念我昔此来,及今七寒暄。
人事几更变,寒花故犹存。
堂堂武夷翁,道义世所尊。
永袖霖雨手,琴书贲丘园。
当时经行地,尚想语笑温。
爱此亭下水,固若玻璃盆。
晴看浪花涌,静见潜鳞翻。
朝昏递日月,俯仰鉴乾坤。
因之发深感,倚槛更忘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溪碧:清澈的溪水。循流:顺着水流。
七寒暄:七个寒暑。
人事:人事变化。
寒花:耐寒的花朵。
武夷翁:武夷山的长者。
道义:道德原则。
世所尊:世人尊敬。
永袖霖雨手:永远像下雨般施恩。
贲:装饰,充满。
经行地:走过的地方。
语笑温:亲切的谈笑。
固若:坚固如。
玻璃盆:透明的盆子。
潜鳞:隐藏的鱼。
翻:翻腾。
递日月:交替日月。
鉴:映照。
深感:深深感触。
倚槛:倚靠栏杆。
翻译
初入时溪水清碧,顺着流水找水源深邃。回忆我当年初次来访,至今已历七个寒暑变迁。
人事变换无常,唯有寒花依旧盛开。
武夷山翁威望卓著,道义受世人尊敬。
他永远保持着施恩的手,琴书相伴在田园。
那时走过的路,仍能想起温暖的谈笑。
我爱这亭下的溪水,清澈如玻璃盆。
晴天可见浪花涌动,静时则见鱼儿翻腾。
昼夜交替,如同日月轮转,俯仰之间尽显天地之大。
由此引发深深感慨,倚着栏杆,无言以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对一处山水之地的深厚情感和回忆。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练而有力。
开篇“入门认溪碧,循流识深源”两句,以清澈的溪水引出山谷的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欣赏。接着,“念我昔此来,及今七寒暄”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自我经历的回顾。
“人事几更变,寒花故犹存”这两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变化的哲理,同时也表现出对某些恒久不变之物(如寒花)的珍视。紧接着,“堂堂武夷翁,道义世所尊”赞颂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可能是指诗中提到的胡文定公。
“永袖霖雨手,琴书贲丘园”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在书房中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这里的“永袖霖雨手”形象生动,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专注内心世界的情怀。
“当时经行地,尚想语笑温”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曾经美好时光的留恋。接下来的“爱此亭下水,固若玻璃盆”则是对一处亭台水景的深情赞赏。
最后,“晴看浪花涌,静见潜鳞翻”两句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示了诗人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观察和感受。末尾“朝昏递日月,俯仰鉴乾坤。因之发深感,倚槛更忘言”则是对宇宙万物、时光流转的沉思,以及这种沉思所激起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