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花飞舞下天衢,万里羁人心正孤
出处:《幽州会同馆》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六花飞舞下天衢,万里羁人心正孤。
收拾碎砖裨煖炕,掘穿平地结寒炉。
行厨日给官中粟,递驿时供塞上酥。
忽报传宣双敕使,王门今欲试齐竽。
收拾碎砖裨煖炕,掘穿平地结寒炉。
行厨日给官中粟,递驿时供塞上酥。
忽报传宣双敕使,王门今欲试齐竽。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六花:雪花。飞舞:飘落。
天衢:天空之路,指大道。
万里:遥远的路程。
羁人:旅人,漂泊在外的人。
孤:孤独。
碎砖:破旧的砖块。
裨:修补。
煖炕:暖和的火炕。
掘穿:挖掘穿透。
寒炉:寒冷的炉子。
行厨:行军厨房。
日给:每日供给。
官中粟:官府的粮食。
递驿:驿站。
塞上酥:边塞的酥油。
忽报:忽然报告。
传宣:传达命令。
双敕使:两位使者。
王门:王府。
齐竽:滥竽充数,比喻无才之人。
翻译
雪花纷飞洒满长路,万里漂泊的心更加孤独。收集破碎砖块修补火炕,挖开地面建造寒炉取暖。
每日行走厨房领取官粮,驿站偶尔供应边塞酥油。
忽然传来使者双重命令,王府今日要测试我如滥竽之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与孤独。"六花飞舞下天衢",这里的“六花”可能指雪花或是云彩,这个意象给人一种高远而又寂寞的感觉,而“万里羁人心正孤”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感受。"收拾碎砖裨煖炕,掘穿平地结寒炉",这里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如收集破砖烤火取暖、挖地造炉来生火,展示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诗人的不易。
接着“行厨日给官中粟,递驿时供塞上酥”,则描绘了一种朝廷对边疆官员的供应情况,以及这些物资如何通过驿站传递到边塞地区,这些都是为了维持边防的需要。最后,“忽报传宣双敕使,王门今欲试齐竽”可能暗示着战争或是紧急军事行动的即将发生,而“齐竽”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用来比喻官府的命令和动员。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边疆艰苦生活的体验,以及面对突发事件时的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