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生携我昔作图,复索新吟耀桑梓
出处:《山水图为敦生作》
明 · 陈琏
滁阳山川素云美,烟树云峦望中起。
雨馀东渡涌波澜,日出丰亭炫青紫。
醒心丰乐久已废,一片寒芜见遗址。
天宁古刹竟何在,紫薇寒泉尚清泚。
我昔承恩来作郡,弹指光阴垂二纪。
琅琊寺里惯题诗,清流关前曾驻履。
况逢时清公事简,俗厚民安称治理。
转官银台又五秋,每忆旧游如梦里。
敦生携我昔作图,复索新吟耀桑梓。
挥毫赋就意无穷,极目滁山馀百里。
雨馀东渡涌波澜,日出丰亭炫青紫。
醒心丰乐久已废,一片寒芜见遗址。
天宁古刹竟何在,紫薇寒泉尚清泚。
我昔承恩来作郡,弹指光阴垂二纪。
琅琊寺里惯题诗,清流关前曾驻履。
况逢时清公事简,俗厚民安称治理。
转官银台又五秋,每忆旧游如梦里。
敦生携我昔作图,复索新吟耀桑梓。
挥毫赋就意无穷,极目滁山馀百里。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诗人陈琏对滁阳山川美景的赞美与回忆。开篇“滁阳山川素云美,烟树云峦望中起”,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云雾缭绕、山川秀美的画面,展现出滁阳自然风光的壮丽与宁静。
接着,“雨馀东渡涌波澜,日出丰亭炫青紫”两句,通过雨后东渡的波澜壮阔和日出时丰亭的色彩斑斓,进一步渲染了滁阳山川的生动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醒心丰乐久已废,一片寒芜见遗址”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丰乐亭等历史遗迹现状的感慨,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历史沧桑感。
“天宁古刹竟何在,紫薇寒泉尚清泚”两句,将视线转向了天宁古刹与紫薇寒泉,表达了对这些古老寺庙与泉水的追寻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我昔承恩来作郡,弹指光阴垂二纪”则回顾了诗人自己在滁州任职的经历,感叹时间飞逝,岁月悠长,充满了个人情感的深度。
“琅琊寺里惯题诗,清流关前曾驻履”两句,提到了琅琊寺和清流关,进一步丰富了滁州的历史文化背景,也体现了诗人对当地人文景观的深厚感情。
“况逢时清公事简,俗厚民安称治理”则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赞赏,以及对自己作为地方官员所取得成就的自豪。
最后,“转官银台又五秋,每忆旧游如梦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任职经历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敦生携我昔作图,复索新吟耀桑梓”则点明了此诗是为朋友敦生所作,并希望新诗能照亮家乡。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遗迹的追忆,还有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以及对社会环境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