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良工近名世,真材始不归潘翁
出处:《谢钱珣仲惠高丽墨》
宋 · 韩驹
王卿赠我三韩纸,白若截肪光照几。
钱侯继赠朝鲜墨,黑如点漆光浮水。
旧传绩溪多老松,奚超既死松亦空。
易水良工近名世,真材始不归潘翁。
萧然南堂一居士,赤管隃糜无月赐。
借问玄圭何自来,去年海中持节使。
明窗晏坐不匆匆,引纸磨墨寒生风。
自笑平生绾蛇蚓,更惭尔雅注鱼虫。
殷勤二物从来远,禆海环瀛眼中见。
若欲挥写藏名山,不如却作谈天衍。
钱侯继赠朝鲜墨,黑如点漆光浮水。
旧传绩溪多老松,奚超既死松亦空。
易水良工近名世,真材始不归潘翁。
萧然南堂一居士,赤管隃糜无月赐。
借问玄圭何自来,去年海中持节使。
明窗晏坐不匆匆,引纸磨墨寒生风。
自笑平生绾蛇蚓,更惭尔雅注鱼虫。
殷勤二物从来远,禆海环瀛眼中见。
若欲挥写藏名山,不如却作谈天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对友人钱珣仲赠送高丽墨的感激之情的表达。诗中描绘了王卿赠予的三韩纸与钱侯继赠的朝鲜墨,质地之优,色泽之佳,令人赞叹。通过描述这些文房用品的来源与品质,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南堂一居士”自比,形容自己在明亮的窗下静坐,从容地铺纸磨墨,感受着寒气带来的清新。他自嘲自己过去书写如同盘绕的蛇蚓,如今在友人的墨宝面前,更加感到惭愧,因为友人的墨如同《尔雅》般精深,能够帮助他更好地理解文字与学问。
最后,诗人感慨这两件礼物来得如此遥远,但却是他眼中的珍宝。他希望将来能够用这些珍贵的文具,书写出藏于名山大川的文字,或是深入探讨天道宇宙的奥秘。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礼物的赞美和感激,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学问追求的热忱与自我反思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