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浮云昼易冥,白日时漏光全文

浮云昼易冥,白日时漏光

出处:《杂诗三十二首
明 · 李梦阳
自闻鶗鴂鸣,于心怀忧伤。
阴气驯以厉,庭草陨繁霜。
皋兰萎不荣,瑟风游素商。
浮云昼易冥,白日时漏光
登山期所思,反见高鸟翔。
蹀躞岂规步,讹言倘诪张。
挥袂层霄间,抚剑增慨慷。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杂诗三十二首(其二十八)》,主要表达了诗人听到鶗鴂鸟鸣引发的内心忧伤之情。首句“自闻鶗鴂鸣,于心怀忧伤”直接揭示了诗人的情绪源头,鶗鴂鸟的叫声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秋天的来临,常引人感伤。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阴气驯以厉,庭草陨繁霜”描绘了秋意渐浓的景象,暗示时光流逝和岁月无情。

“皋兰萎不荣,瑟风游素商”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皋兰(一种植物)凋零,瑟瑟秋风吹过,音符般的秋风与音乐的商调相映成趣,更显哀愁。诗人感叹“浮云昼易冥,白日时漏光”,白天也因浓厚的乌云而显得暗淡,时间如漏沙般流逝。

“登山期所思,反见高鸟翔”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期望见到思念之人,却只见飞鸟翱翔,增添了孤独和失落。最后两句“蹀躞岂规步,讹言倘诪张”寓言性地表达了世事无常,人心难测,诗人挥袖于高处,拔剑而起,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深深忧虑,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落差的无奈。